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一份新报告强调了几个阻碍各国在加密货币方面跨境合作的关键因素。G20风险监管机构指出隐私规则的差异是这些关键障碍之一。
自比特币(BTC)推出以来已经过去了16年,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在尝试获取加密数据时仍然面临问题。根据FSB最近的一份报告,隐私法律正在使获取此类数据的努力变得复杂。
在一份详细的107页同行评审报告中,G20风险监管机构指出,数据隐私仍然是阻碍跨境合作监管数字资产(如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和稳定币)的关键瓶颈。
值得强调的是,FSB由国际清算银行(BIS)资助,作为全球金融权威机构,负责监控并就不断发展的全球金融系统提出建议。
FSB发现全球不同国家政府在监管数字资产市场方面存在几个主要差距。该机构表示,这些差距导致了二阶挑战,包括监管套利、数据缺口和市场分割。它补充道:
FSB指出,加密监督和执法努力往往落后于监管发展,许多司法管辖区尚未实施确保合规和监督所需的工具。
根据FSB的说法,数据保密问题在识别潜在系统性风险以及监督跨境加密资产活动方面仍然是一个主要关切。具体而言,保密或数据隐私法律可能对合作构成重大障碍。
此外,FSB指出,由于数据泄露风险和缺乏保证互惠,相当一部分用户不愿分享机密信息。该报告分享了以下表格,突出显示了FSB政策建议的实施状态。
2023年,G20——由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组成的国家集团——承诺建立统一的加密监管框架。当时,该组织要求其成员国分享信息,以更好地监管这一新兴资产类别。
然而,自那时以来取得的进展有限。由于加密行业的快速发展,挑战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更加复杂。G20成员国之一的印度最近因系统性风险担忧推迟了发布其加密框架。
同时,FSB最近表示将采取措施解决与稳定币相关的风险。截至发稿时,BTC交易价格为106,727美元,过去24小时下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