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价格的波动足以让一个加密圈外人相信,对于一个持有大量以太坊投资组合的人来说,生活是多么的平淡无奇。以太坊价格的波动足以让一个加密圈外人相信,对于一个持有大量以太坊投资组合的人来说,生活是多么的平淡无奇。

迷失在叙事里:论以太坊的「身份危机」

2025/11/22 11:24

作者 :Prathik Desai;编译:BitpushNews

引言

过去两周,加密社区几乎所有内容都集中在两件事上:比特币价格下跌,以及驱动比特币价格下跌的宏观经济环境——CPI 数据、政府刺激措施、AI 泡沫、流动性、国债收益率、ETF 流出、美国最高法院对美国关税的裁决,以及其他零零碎碎。

而我却想谈谈以太坊的图表及其过去几年的旅程。

以太坊价格的波动足以让一个加密圈外人相信,对于一个持有大量以太坊投资组合的人来说,生活是多么的平淡无奇。

许多加密推特 (CT) 用户对这个 Layer-1 区块链也有类似的看法,它获得了太多绰号:世界计算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未来、互联网的金融层等等。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将反思以太坊的营销问题是如何导致市场对其潜力定价错误和误解的。

为此,我将借鉴 Equilibrium Labs 投资合伙人Mika Honkasalo 与 Saurabh Deshpande 的一期访谈节目。

以下是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以太坊的“身份危机”:被误读的价值

在本轮周期中,关于ETH的讨论常被情绪主导。每当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加密社群便充斥着对以太坊表现不佳的冷嘲热讽,仿佛这第二大网络有义务跟随比特币亦步亦趋。

以太坊的设计中没有任何东西承诺会有「货币溢价」。

但我理解为什么市场对以太坊抱有错误的期望。

比特币只有一个任务和一个期望:成为数字黄金,一个随着其内在有限供应而美元价值会升值的价值储存。

以太坊的价值则被拉向多个方向,平衡其核心原则,例如透明度、安全性、不变性和通过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

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基金会传达其真正愿望的努力(或缺乏努力)导致人们将以太坊误解为货币,就像他们看待比特币一样。

这里有两种观点,有人称之为源于营销失误的身份危机。

品牌差异:以太坊与 Solana 的对比

Mika 将此与 Solana 的品牌推广进行了比较。

尽管对 Solana 有各种玩笑和表情包,但该链在两年时间里只营销了一个信息:它正在构建一个“以接近光速运行的去中心化纳斯达克”。

你可能不同意,但它坚持了始终如一的信息,它没有假装是十种东西或货币等价物。

与此同时,以太坊的叙事始终缺乏连贯性——时而自称Web3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时而标榜为"超健全货币",时而又包装成"数字石油"。

这些标签虽皆有依据,却未能形成一个突出的核心目标或统一的宏大愿景。

尽管这些理念本身无可指摘,但在商业层面可能造成劣势。这使得市场倾向于将ETH简单归类为货币叙事,而实际上该区块链早已演进为支撑Web3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基础设施。

我欣赏Mika将加密项目视为现金流生成实体而非单纯货币的视角,但其中存在一个悖论:当前以太坊更多扮演着结算层的角色,大量交易、手续费和用户活动实则发生在更廉价高效的二层网络。

因此当市场试图通过手续费销毁机制来锚定ETH价值时,效率提升反而成了令人尴尬的数据——链上活动越向L2迁移,主网的通缩效应就越弱。

以太坊的独特优势:数字资产财政部(DATs)的表现

还有另一种观点。有些人会认为以太坊或其社区成员营销其意图或目的没有必要。

以太坊在某些领域的独特之处尤为突出。

看看数字资产财政部 (DAT) 的行为方式。以太坊权重较大的 DATs 表现优于比特币权重较大的 DATs,因为质押的 ETH 会产生收益,而比特币则不会。

这一个特点改变了这些公司在市场周期中生存的方式。

比特币财政部就像过山车一样,随市场周期波动。当基础资产上涨时,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像金矿,但一旦流动性枯竭(就像现在),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裂缝就会显现出来。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当 DATs 仅依赖其比特币财政部而几乎没有其他运营收入时,它们通常通过发行新股权来支付每月账单,正如我在这里解释的那样。它们没有收益组成部分,没有内部引擎,也没有办法让资产比图表更努力地工作。

以太坊 DATs 不仅仅是持有 ETH。它们可以质押、再质押并赚取原生收益。以 ETH 计价的财库可以参与其所处的经济。质押的 ETH 可以使投资者免受市场周期的影响。

故事的这一部分很少进入以太坊的营销中,部分原因在于社区拒绝营销自身。

但若拨开所有这些表象,从国库资本的角度观察ETH的实际表现,你就会看清其真正的资产属性。它的价值通过实际使用、链上活动和生态可组合性实现持续复利增长。

Mika将以太坊的命运系于其"能否构建出十亿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还提到,凭借Coinbase的渠道分发优势,Base已成为最成功的L2。我认为以太坊未来的发展轨迹同样取决于这一核心要素。

即便以太坊自身不擅长营销也无关紧要——只要它能持续成为DeFi项目的底层土壤,让这些项目为其完成主流市场的触达。只要各类应用、消费级产品和L2仍选择以太坊作为结算基础,该网络就能通过区块空间的持续需求获得胜利,并由此产生源源不断的手续费收益。

它的发展路径可以追溯AWS的足迹:从亚马逊内部一个增长缓慢、利润微薄的实验项目,最终蜕变为该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支柱。

来源:金色财经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来源于公开平台,仅供参考。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观点或意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任何转载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权利,请联系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将其删除。MEXC 不对转载文章的及时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并且不对基于此类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或决定承担责任。转载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商业、金融、法律和/或税务决策的建议、认可或依据。

您可能也会喜欢

这位24岁年轻人如何通过不寻常的道路创造了工业科技突破

这位24岁年轻人如何通过不寻常的道路创造了工业科技突破

这篇文章《这位24岁年轻人的非凡之路如何创造了工业技术突破》发表在BitcoinEthereumNews.com上。认识一下Thomas Lee Young——这位24岁的CEO正在用AI颠覆工业安全领域。他从特立尼达的石油钻井平台到硅谷科技圈的旅程揭示了为何有时最创新的工业技术解决方案来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为何工业技术需要新鲜视角 Young不符合典型的硅谷模式。带着加勒比口音和中国姓氏,这位Interface公司CEO为工业技术带来了独特且宝贵的背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长大,被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环绕,他对重工业发展出了大多数科技创始人所缺乏的深刻理解。 重工业中的AI安全革命 Interface的核心使命是通过自主审核操作程序,利用人工智能预防工业事故。AI安全系统将文档与法规、技术图纸和公司政策进行交叉检查,发现可能致命的错误。
  • 在2.5个月内发现一家公司程序中的10,800个错误
  • 替代了价值3500万美元以上的人工工作
  • 识别出关键安全文档中存在十年之久的错误
硅谷遇上石油钻井平台 Young进入硅谷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在COVID摧毁了他的加州理工学院梦想和大学基金后,他转向了布里斯托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在那里,他在捷豹路虎发现了人因工程学——工业系统的用户体验和安全设计。 创业者逆境而上 当Young发现工业安全技术存在巨大缺口时,他冒了一次巨大的风险。他秘密参加了Entrepreneur First的精选项目(1%的录取率),同时告诉雇主他是去参加婚礼。当他遇到联合创始人Aaryan Mehta时,这场赌博得到了回报,Interface由此诞生。 通过技术预防事故 在事故预防方面,数字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对于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Interface发现了包括压力范围错误在内的关键错误...
分享
BitcoinEthereumNews2025/11/22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