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tripe、Circle和Tether相继推出专属区块链,我想提供两个视角:
1) 对以太坊Layer 2的影响:
Layer 2都在努力更安全地继承主网的安全性,但它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像Stripe、Circle和Tether这样能真正带动L2大规模采用的大客户的核心需求不是去中心化安全,而是从代币铸造到结算的全栈控制。
此外,排序器收入、MEV和燃气费——已经被排序器本身收入囊中的真正商业利益——L2分一杯羹毫无意义。更重要的是,当监管查询或紧急合规问题出现时,专属链可以更快速高效地满足传统金融的风险管理要求。
这一事件是对以太坊Layer 2策略的又一打击。L2原本希望通过稳定币和RWA资产吸引真实用户和交易量,但这些资产发行方绕过了它们。讽刺的是,L2在技术上越"正统",商业吸引力就越低。这些技术创新看似解决了以太坊社区关注的问题,但它们并非稳定币发行方的痛点。
2) 对以太坊主网的影响:
对以太坊主网的影响取决于视角。在我看来,主要稳定币公司开发的专属链本质上是创建高效的支付和结算层,这巩固了以太坊作为全球金融结算层的地位。这些专属链确实可以优化点对点支付的吞吐量和延迟,但它们缺乏真正的互操作性。跨多种资产的复杂金融操作需要只能在以太坊统一状态机内实现的原子性和可组合性。
至关重要的是,DeFi衍生品市场的创新依赖于无许可的流动性聚合。例如,Uniswap V4的Hook机制、Aave的跨池风险管理和GMX的合成资产模型都需要访问多种流动性来源。这显然无法在封闭的稳定币链上产生协同效应,自然也无法充分实现不需要DeFi基础设施的创新魅力。
因此,以太坊最终将扮演双重角色:既是这些专有链之间的中立结算层(类似于SWIFT的清算功能),又是DeFi创新的基础层(提供复杂金融产品的可组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