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了一项消融研究,证实将运动潜变量分解为上半身和下半身显著提高了3D虚拟形象重建的准确性本文提供了一项消融研究,证实将运动潜变量分解为上半身和下半身显著提高了3D虚拟形象重建的准确性

解离的重要性:SAGE 在全身动作中表现优于统一 VQ-VAE 基线

2025/10/23 03:26

摘要和1. 引言

  1. 相关工作

    2.1. 从稀疏输入重建动作

    2.2. 人体动作生成

  2. SAGE: 分层化身生成和3.1. 问题陈述和符号

    3.2. 解耦动作表示

    3.3. 分层动作扩散

    3.4. 实现细节

  3. 实验和评估指标

    4.1. 数据集和评估指标

    4.2. 定量和定性结果

    4.3. 消融研究

  4. 结论和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A. 额外消融研究

B. 实现细节

4.3. 消融研究

我们在S1设置下进行消融研究,以证明我们SAGE网络中每个组件的设计选择合理性。

\ 表4. S3设置下的评估结果。

\ 表5. S1设置下SAGE网络中不同组件的消融结果。

\ 表6. S1设置下扩散模型条件策略的评估结果。

\ 解耦码本:我们建立了一个使用统一动作表示的基准来评估解耦策略。具体来说,我们开发了一个全身VQ-VAE模型,将全身动作编码到单一的、统一的离散码本中。其他组件与原始模型相同。表5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所示的结果表明,我们采用解耦潜变量的方法在所有评估指标上显著优于基准。这证明了解耦可以简化学习过程,使模型能够专注于更有限的动作和交互集合。此外,图5展示了我们的模型与基准模型之间的可视化比较,验证了解耦可以显著改善对最具挑战性的下肢动作的重建结果。

\

\ 解耦策略:为了研究最佳解耦策略,我们通过沿着运动学树从根节点

\ 图6. 失败案例。所有模型都在S1设置下训练。

\ (骨盆)到每个叶节点的路径探索了一种极端解耦配置。具体来说,我们将身体分解为五个部分:从根部到左手(a)、右手(b)、头部(c)、左脚(d)和右脚(e)的路径。如表5最后两行所报告的,当进一步解耦人体时,上(或下)身内的自然关节互连被破坏,导致性能下降并使模型设计复杂化。

\

\ 局限性:在图6中,之前的最先进方法和我们的模型在两种主要情况下都遇到困难:(1)外力引起的运动(顶行)。(2)非常规姿势(底行)。向训练数据集添加更多样化的样本可能会增强模型在这些领域的性能。

\

:::info 作者:

(1) 冯翰,同等贡献,按字母顺序排列,来自武汉大学;

(2) 马文超,同等贡献,按字母顺序排列,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3) 高全凯,南加州大学;

(4) 郑显威,武汉大学;

(5) 薛楠,蚂蚁集团(xuenan@ieee.org);

(6) 徐慧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info 本论文可在arxiv上获取,遵循CC BY 4.0 DEED许可。

:::

\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文章均来源于公开平台,仅供参考。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观点或意见。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任何转载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权利,请联系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将其删除。MEXC 不对转载文章的及时性、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并且不对基于此类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或决定承担责任。转载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商业、金融、法律和/或税务决策的建议、认可或依据。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