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已確認地區法院拒絕向一名佛羅里達被告賠償約3,443個比特幣—現在"價值超過3.45億美元"—的決定,此前政府銷毀了一個他後來聲稱存有密鑰的外部硬碟,法院認為衡平法上的懈怠原則阻止了救濟,因為他多年來一直否認擁有有價值的加密貨幣。由法官Elizabeth "Lisa" Branch Grant撰寫並得到法官Jill Pryor和Marcus支持的已發布意見,維持了下級法院的裁決,即美國不能被強制替換這些比特幣,即使假設該硬碟曾經包含這些比特幣。
此案,美國訴Prime,編號23-13776,源於2019年的一次逮捕,揭露了大量偽造和身份盜竊相關物品。Michael Prime最終承認了訪問設備欺詐、嚴重身份盜竊和非法持有槍支的罪行。在調查初期,特工們嘗試並三次未能根據聯邦搜查令找到與他活動相關的加密貨幣;到2020年6月判刑時,Prime和他的律師已經收回了早前關於擁有數千個比特幣的說法,轉而表示他剩餘的加密貨幣微不足道。政府據此採取了行動。
正如Grant法官總結的那樣,Prime"至少三次"表示他擁有"很少的比特幣",釋放後當他尋求歸還財產時,他仍未將任何設備識別為持有有價值密鑰的設備。政府遵循其"常規做法",在通知後清除了可能的設備;其餘的—包括有爭議的橙色外部硬碟—被銷毀。"直到後來Prime才聲稱自己是比特幣大亨,"法院寫道。"但那時已經太晚了。"
雖然新聞標題集中在FBI,但記錄顯示是美國特勤局在2022年中期聯繫Prime,提出如果他提供密碼,就會清除並歸還某些設備。他詢問了取件時間,然後轉而提交了自行代理的動議;這些文件中沒有一個提到比特幣或硬碟。該硬碟後來與其他電子設備一起被銷毀,因為Prime拒絕配合移除違禁數據。
第十一巡迴法院強調了因果關係和偏見:"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如果政府認為硬碟中包含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比特幣,就不會銷毀該硬碟。"隨著硬碟的消失,"政府無法歸還它",而且在比特幣曾經存在的程度上—"我們對此表示懷疑"—命令美國"尋找並交出近3,443個替代比特幣"將是有偏見的,"現在價值超過3.45億美元。"
法庭公開質疑Prime重新解釋其披露的嘗試。例如,他辯稱,當他在2020年2月報告"200至1,500美元的比特幣"時,他指的是當時單個比特幣的市場價格,而非他的持有量。"我們不相信,"法院寫道,指出2020年2月BTC交易價格在"約8,500至10,500美元之間",而且Prime曾承諾對他有"任何利益"或控制權的任何資產進行"完整、準確和真實"的資產披露。該意見引用了辯護律師在判刑時自己承認,原本聲稱擁有"大量比特幣"的說法"沒有證據支持"。
在確認懈怠原則後,第十一巡迴法院沒有涉及更廣泛的問題,例如任何BTC—如果存在的話—是否可被沒收。法院還指出,由於Prime未能在下級法院提出,他喪失了對硬碟被銷毀這一事實認定的任何挑戰權。
狹義的裁決是,當索賠人多年的否認導致政府停止尋找資產並按常規處理扣押的電子設備時,衡平救濟是不可用的—法庭反覆將這種行為與他的不合作和拖延聯繫起來,而非任何政府的惡意。正如Grant法官總結地區法院的結論,"懈怠原則阻止了他的比特幣請求。我們同意並確認。"
截至發稿時,BTC交易價格為102,825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