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vid,TechFlow 在10日下午,川普總統在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倉位被迫平倉。Bitcoin從117,000美元暴跌至102,000美元以下,日跌幅超過12%。美國股市也未能倖免於這場災難。在10月10日收盤時,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71%,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87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3.58%,均創下自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然而,真正受到重創的領域是那些使用加密資產作為財庫儲備的DAT(數位資產財庫)公司。作為最大的企業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價下跌,而其他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則出現了更為顯著的跌幅。根據盤後交易數據,投資者仍在拋售。對於這些同時暴露於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風險的公司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否已經過去?為什麼DAT公司跌得更慘? DAT公司首先面臨的是對其資產負債表的直接衝擊。以MicroStrategy為例,該公司持有約639,835個Bitcoin。當Bitcoin價格下跌12%時,其資產價值瞬間蒸發了近100億美元。根據會計準則,這類損失必須記錄為「未實現損失」。雖然只要不賣出股票,這就不是真正的損失,但財務報表中的數字是真實的。作為投資者,你正在看到一家公司的核心資產價值迅速貶值。 市場信心也存在乘數效應。在2025年初,MicroStrategy的股票交易溢價為其淨資產價值(NAV)的2倍,但到9月底已壓縮到1.44倍;目前約為1.2倍。對於其他一些公司,mNAV幾乎回到了1,有些甚至跌破了1。這些數字的變化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市場對DAT模式的信心正在動搖。在牛市中,投資者願意給這些公司一個溢價,敘事可以是它們處於加密創新的前沿。但當市場轉向時,同樣的敘事變成了不必要的風險暴露。 非Bitcoin加密貨幣在這輪槓桿引發的暴跌中遭受了巨大的技術損害,有些甚至瞬間暴跌至零;即使是大市值的替代幣,由於流動性不足,其價值也減半甚至下跌更多。持有這些資產的公司股票在市場情緒惡化時成為了優先做空的目標。 當市場恐慌時,投資者需要迅速減持。雖然Bitcoin市場全天候運作,但大規模拋售可能會顯著影響價格。相比之下,在納斯達克上出售像MSTR這樣的股票要容易得多。出售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黃金不會擾亂市場,但出售價值700億美元的Bitcoin可能會導致價格崩潰並引發大規模清算;這種流動性差異使DAT公司股票成為快速資金撤出的渠道。 更糟糕的是,許多機構投資者有嚴格的風險管理準則。當波動性超過某個閾值時,無論他們是否願意,都必須減持。而DAT恰好是最具波動性的股票之一。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普通科技公司是坐在一條船上,那麼DAT公司就像是兩條綁在一起的船,一條在股票市場航行,另一條在加密市場掙扎。當雙方同時遭遇惡劣天氣時,他們承受的衝擊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誰最慘,誰最有韌性? 查看前一個交易日跌幅最大的DAT公司名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越小,跌幅越大。Forward Industries下跌了15.32%,其mNAV僅為0.053。BTCS Inc.下跌了12.70%,Helius Medical Tech下跌了12.91%。這些市值不到1億美元的小公司在恐慌中幾乎找不到買家。相比之下,最大的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票僅下跌了4.84%。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流動性。當恐慌來臨時,小市值股票的買賣價差急劇擴大,稍大一點的賣單就能壓垮股價。 與市值相對較大的DAT相比,MicroStrategy的mNAV僅為1.28倍,實際上是按其持有價值交易。這些公司的市場估值本質上代表了其加密資產的價值加上輕微溢價。當加密市場崩潰時,這些公司沒有其他業務來緩衝衝擊。 當一家公司的市值幾乎等於其加密貨幣持有量的價值(mNAV接近1)時,這意味著市場認為該公司除了囤積加密貨幣外沒有任何附加價值。Bitmine的mNAV為0.98,其他沒有精確mNAV數據的公司可能會低得多。這些公司實際上已經成為偽裝成上市公司的加密ETF。問題是,既然有真正的Bitcoin和其他ETF可供購買,為什麼投資者還需要通過這些公司間接持有它?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低mNAV公司在恐慌期間往往跌得更多。它們既承擔加密資產風險,又承擔股票市場風險,卻沒有提供任何額外價值。 美國股市將在幾小時後開盤。週末冷靜後,市場情緒會改善嗎?跌幅超過10%的小型DAT的拋售會繼續,還是尋找便宜貨的基金會進入市場?從數據判斷,mNAV低於1的公司可能存在超賣機會,但它們也可能是價值陷阱。畢竟,當商業模式本身存在疑問時,便宜並不一定是購買的理由。作者:David,TechFlow 在10日下午,川普總統在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倉位被迫平倉。Bitcoin從117,000美元暴跌至102,000美元以下,日跌幅超過12%。美國股市也未能倖免於這場災難。在10月10日收盤時,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71%,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87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3.58%,均創下自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然而,真正受到重創的領域是那些使用加密資產作為財庫儲備的DAT(數位資產財庫)公司。作為最大的企業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價下跌,而其他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則出現了更為顯著的跌幅。根據盤後交易數據,投資者仍在拋售。對於這些同時暴露於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風險的公司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否已經過去?為什麼DAT公司跌得更慘? DAT公司首先面臨的是對其資產負債表的直接衝擊。以MicroStrategy為例,該公司持有約639,835個Bitcoin。當Bitcoin價格下跌12%時,其資產價值瞬間蒸發了近100億美元。根據會計準則,這類損失必須記錄為「未實現損失」。雖然只要不賣出股票,這就不是真正的損失,但財務報表中的數字是真實的。作為投資者,你正在看到一家公司的核心資產價值迅速貶值。 市場信心也存在乘數效應。在2025年初,MicroStrategy的股票交易溢價為其淨資產價值(NAV)的2倍,但到9月底已壓縮到1.44倍;目前約為1.2倍。對於其他一些公司,mNAV幾乎回到了1,有些甚至跌破了1。這些數字的變化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市場對DAT模式的信心正在動搖。在牛市中,投資者願意給這些公司一個溢價,敘事可以是它們處於加密創新的前沿。但當市場轉向時,同樣的敘事變成了不必要的風險暴露。 非Bitcoin加密貨幣在這輪槓桿引發的暴跌中遭受了巨大的技術損害,有些甚至瞬間暴跌至零;即使是大市值的替代幣,由於流動性不足,其價值也減半甚至下跌更多。持有這些資產的公司股票在市場情緒惡化時成為了優先做空的目標。 當市場恐慌時,投資者需要迅速減持。雖然Bitcoin市場全天候運作,但大規模拋售可能會顯著影響價格。相比之下,在納斯達克上出售像MSTR這樣的股票要容易得多。出售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黃金不會擾亂市場,但出售價值700億美元的Bitcoin可能會導致價格崩潰並引發大規模清算;這種流動性差異使DAT公司股票成為快速資金撤出的渠道。 更糟糕的是,許多機構投資者有嚴格的風險管理準則。當波動性超過某個閾值時,無論他們是否願意,都必須減持。而DAT恰好是最具波動性的股票之一。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普通科技公司是坐在一條船上,那麼DAT公司就像是兩條綁在一起的船,一條在股票市場航行,另一條在加密市場掙扎。當雙方同時遭遇惡劣天氣時,他們承受的衝擊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誰最慘,誰最有韌性? 查看前一個交易日跌幅最大的DAT公司名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越小,跌幅越大。Forward Industries下跌了15.32%,其mNAV僅為0.053。BTCS Inc.下跌了12.70%,Helius Medical Tech下跌了12.91%。這些市值不到1億美元的小公司在恐慌中幾乎找不到買家。相比之下,最大的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票僅下跌了4.84%。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流動性。當恐慌來臨時,小市值股票的買賣價差急劇擴大,稍大一點的賣單就能壓垮股價。 與市值相對較大的DAT相比,MicroStrategy的mNAV僅為1.28倍,實際上是按其持有價值交易。這些公司的市場估值本質上代表了其加密資產的價值加上輕微溢價。當加密市場崩潰時,這些公司沒有其他業務來緩衝衝擊。 當一家公司的市值幾乎等於其加密貨幣持有量的價值(mNAV接近1)時,這意味著市場認為該公司除了囤積加密貨幣外沒有任何附加價值。Bitmine的mNAV為0.98,其他沒有精確mNAV數據的公司可能會低得多。這些公司實際上已經成為偽裝成上市公司的加密ETF。問題是,既然有真正的Bitcoin和其他ETF可供購買,為什麼投資者還需要通過這些公司間接持有它?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低mNAV公司在恐慌期間往往跌得更多。它們既承擔加密資產風險,又承擔股票市場風險,卻沒有提供任何額外價值。 美國股市將在幾小時後開盤。週末冷靜後,市場情緒會改善嗎?跌幅超過10%的小型DAT的拋售會繼續,還是尋找便宜貨的基金會進入市場?從數據判斷,mNAV低於1的公司可能存在超賣機會,但它們也可能是價值陷阱。畢竟,當商業模式本身存在疑問時,便宜並不一定是購買的理由。

在加密貨幣市場崩潰後,DAT 公司的股票表現如何?

2025/10/15 07:00

作者:David, TechFlow

在10日下午,川普總統在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

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倉位被迫平倉。Bitcoin從117,000美元暴跌至102,000美元以下,單日跌幅超過12%。

美國股市也未能倖免於這場災難。在10月10日收盤時,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71%,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87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了3.58%,均創下自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然而,真正受到重創的領域是那些使用加密資產作為財庫儲備的DAT(數位資產財庫)公司。

作為最大的企業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價下跌,而其他加密資產儲備公司則出現了更為顯著的跌幅。根據盤後交易數據,投資者仍在拋售。

對於這些同時暴露於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風險的公司來說,最糟糕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嗎?

為什麼DAT公司跌得更慘?

DAT公司首先面臨的是對其資產負債表的直接影響。以MicroStrategy為例,該公司持有約639,835個Bitcoin。當Bitcoin價格下跌12%時,其資產價值瞬間蒸發了近100億美元。

根據會計準則,這類損失必須記錄為「未實現損失」。雖然只要不賣出股票,這就不是真正的損失,但財務報表中的數字是真實的。

作為投資者,你正在看到一家公司的核心資產價值迅速貶值。市場信心也存在乘數效應。

在2025年初,MicroStrategy的股票交易溢價是其淨資產價值(NAV)的2倍,但到9月底已經壓縮到了1.44倍;目前約為1.2倍。

對於其他一些公司來說,mNAV幾乎回到了1,有些甚至跌破了1。這些數字的變化反映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極端市場條件下,市場對DAT模式的信心正在動搖。

在牛市中,投資者願意給這些公司一個溢價,敘事可以是它們處於加密創新的前沿。但當市場轉向時,同樣的敘事變成了不必要的風險暴露。

非Bitcoin加密貨幣在這輪槓桿引發的暴跌中遭受了巨大的技術損害,有些甚至瞬間暴跌至零;即使是大市值的山寨幣也因流動性不足而價值減半甚至跌得更多。

持有這些資產的公司股票在市場情緒惡化時成為了優先做空的目標。

當市場恐慌時,投資者需要迅速減持。雖然Bitcoin市場全天候運作,但大規模拋售可能會顯著影響價格。相比之下,在納斯達克上賣出像MSTR這樣的股票要容易得多。

出售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黃金不會擾亂市場,但出售價值700億美元的Bitcoin可能會導致價格崩潰並引發大規模清算;這種流動性差異使DAT公司股票成為快速資金撤離的渠道。

更糟糕的是,許多機構投資者有嚴格的風險管理準則。當波動性超過某個閾值時,無論他們是否願意,都必須減持。而DAT恰好是最具波動性的股票之一。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普通科技公司是坐在一條船上,那麼DAT公司就像是兩條綁在一起的船,一條在股票市場航行,另一條在加密市場掙扎。

當雙方同時遭遇惡劣天氣時,他們所承受的影響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誰最慘,誰最有韌性?

查看前一個交易日跌幅最大的DAT公司名單,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越小,跌幅越大。

Forward Industries下跌了15.32%,其mNAV僅為0.053。BTCS Inc.下跌了12.70%,Helius Medical Tech下跌了12.91%。

這些市值不到1億美元的小公司在恐慌中幾乎找不到買家。相比之下,最大的Bitcoin持有者MicroStrategy的股票僅下跌了4.84%。

背後的邏輯很簡單:流動性。

當恐慌來臨時,小市值股票的買賣價差會急劇擴大,稍大一點的賣單就能壓垮股價。

與市值相對較大的DAT相比,MicroStrategy的mNAV只有1.28倍,實際上是按其持有價值交易。這些公司的市場估值本質上代表了其加密資產的價值加上一點溢價。當加密市場崩潰時,這些公司沒有其他業務來緩衝衝擊。

當一家公司的市值幾乎等於其加密貨幣持有量的價值(mNAV接近1)時,這意味著市場認為該公司除了囤積加密貨幣外沒有任何附加價值。

Bitmine的mNAV為0.98,其他沒有精確mNAV數據的公司可能會低得多。這些公司實際上已經成為偽裝成上市公司的加密ETF。

問題是,既然有真正的Bitcoin和其他ETF可供購買,為什麼投資者還需要通過這些公司間接持有它?

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低mNAV公司在恐慌期間往往跌得更多。它們同時承擔著加密資產風險和股票市場風險,卻沒有提供任何額外價值。

美國股市將在幾小時後開盤。週末冷靜後,市場情緒會改善嗎?跌幅超過10%的小型DAT的拋售會繼續嗎,還是尋找便宜貨的基金會進入市場?

從數據來看,mNAV低於1的公司可能存在超賣機會,但它們也可能是價值陷阱。畢竟,當商業模式本身值得質疑時,便宜並不一定是購買的理由。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觀點或意見。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任何轉載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權利,請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將其刪除。MEXC 不對轉載文章的及時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並且不對基於此類內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或決定承擔責任。轉載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商業、金融、法律和/或稅務決策的建議、認可或依據。
分享文章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