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在過去 24 小時內降低了 2%,截至美東時間凌晨 4.05(UTC +8 下午 5.05)交易價為 $101,647,日交易量 [...]比特幣價格在過去 24 小時內降低了 2%,截至美東時間凌晨 4.05(UTC +8 下午 5.05)交易價為 $101,647,日交易量 [...]

分析師質疑 Strategy 將需要出售部分 Bitcoin 持有量來償還債務

2025/11/05 15:26

根據分析師Willy Woo的說法,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Strategy,在下一次市場下滑期間可能不需要出售其部分儲備。

"MSTR在下一個熊市中清算?我對此表示懷疑,"該分析師今天早些時候在X平台上表示。 

Strategy在下一個熊市中安全無需清算

Strategy從2020年開始積累比特幣,並在這些年來持續購買BTC。來自Bitcoin Treasuries的數據顯示,Strategy現在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641,205個BTC。 

頂級企業BTC持有者(來源:Bitcoin Treasuries

該公司的儲備遠大於下一個最大的BTC財庫公司MARA Holdings,後者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擁有53,250個幣。 

為了購買比特幣,Strategy轉向債務融資籌集資金。目前,該公司的大部分債務是可轉換優先票據。該公司計劃在到期時通過支付現金、普通股或兩者的組合來結算其轉換。

關於2027年9月15日的持有人行使權日期,Strategy將有約11億美元的債務到期。 

根據Woo的說法,為了不必出售比特幣來償還債務,Strategy的股票必須交易在183.19美元以上。該分析師表示,假設多重淨資產價值(mNAV)為1,這個股價對應的比特幣價格約為91,502美元。

另一位X用戶名為"The Bitcoin Therapist"的分析師在Woo的帖子評論中表示,需要"一個持續非常嚴重的熊市才能看到Strategy進行任何清算。"

"比特幣的表現必須極其糟糕,"該分析師補充道。  

隨著比特幣暴跌,Strategy的股價持續下跌 

Woo的帖子發布之際,Strategy的股票延續了中期下跌趨勢。在過去24小時內,該公司的股票(MSTR)暴跌超過6%,Google Finance的數據顯示。 

MSTR價格(來源:Google Finance

在盤後交易時段,賣出活動持續,在此期間MSTR進一步下跌了一小部分百分比。 

放大到更長期的時間框架顯示,MSTR在過去一週內暴跌超過13%。Strategy的股票在過去一個月內也暴跌了超過31%,在過去六個月內下跌了超過36%。

最近的股價下跌也使Strategy的mNAV下降了超過5%。因此,該指標現在為1.31。

Strategy股價在最近幾個月的表現也可以在其他數字資產財庫(DAT)公司的各自股價中觀察到。像日本的Metaplanet和領先的以太坊財庫公司BitMine等公司也有類似的表現。 

加劇這些公司困境的是加密市場最近的下滑。10月10日,市場經歷了一次閃崩,導致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從交易中被清算。這是在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威脅對進口中國商品徵收100%關稅之後發生的。 

加密市場此後試圖從那次急劇修正中恢復,但在過去24小時內又遭遇了另一次拋售。在此期間,領先的加密貨幣BTC跌破10萬美元,最低至98,962.06美元。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截至東部標準時間凌晨12:55(UTC +8 下午1:55),它已略微恢復至101,803.51美元。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儘管有所恢復,BTC在過去24小時內仍下跌了4%。 

Strategy持續增加比特幣儲備

即使在股價下跌、mNAV下降和市場低迷的情況下,Strategy仍繼續增加其比特幣儲備。 

該公司在本週初宣布了其最近的購買,表示以約4,560萬美元購買了397個BTC,平均購買價格約為每個比特幣114,771美元。

根據該公司創始人Michael Saylor的說法,Strategy已實現了26.1%的年初至今(YTD)BTC收益率。Saylor補充說,該公司的總持有量也是以約474.9億美元的價格獲得的,平均購買價格為74,057美元。 

該公司還推出了一個名為"Stream"(STRE)的新產品,這是一個以歐元計價的永久優先股發行。該發行針對歐洲和全球機構投資者,公司表示將使用此次發行的收益用於公司目的,包括購買更多比特幣。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觀點或意見。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任何轉載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權利,請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將其刪除。MEXC 不對轉載文章的及時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並且不對基於此類內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或決定承擔責任。轉載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商業、金融、法律和/或稅務決策的建議、認可或依據。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