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盛、景順和貝萊德擴展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資本市場業務超過二十年後,Jürgen Blumberg已加入Centrifuge擔任營運長。
Centrifuge是一個將實體資產(RWAs)代幣化並將其用作去中心化借貸抵押品的DeFi平台。Blumberg相信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現正經歷一個轉捩點——這反映了ETFs在傳統金融中的變革性崛起。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此時離開傳統金融轉向DeFi時,Blumberg將其置於他所稱的行業"ETF時刻"背景下。他看到ETFs早期懷疑論與當前對DeFi的看法之間存在明顯相似之處,指出兩者都始於挑戰根深蒂固系統的顛覆性創新。
"我一直對市場著迷——訂單簿如何運作,金融工具如何在不同場所交換,"Blumberg說。
"我職業生涯的前五年從事交易,然後進入了我的第一個ETF角色。即使在那時,我就確信ETFs會取代共同基金。這花了15年時間,但現在ETFs作為一個類別比共同基金更大。"
他看到ETFs早期與當前DeFi領域的相似之處:"ETFs是傳統金融中的新技術。今天,DeFi是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旨在顛覆,提供解決傳統產品成本、時間和訪問限制的解決方案。在DeFi中,每個人都可以全天候訪問市場。"
Blumberg解釋說,傳統金融中的許多人將DeFi視為波動或風險高的,但這種看法忽視了其結構性優勢。
"那些花時間了解DeFi的人會發現它與傳統金融相似——只是使用不同的術語。TVL與AUM相同,流動性池就像交易所,兩邊都存在衍生品。這是一個迷人的世界,有能力顛覆當今的運作方式。"
回顧ETF行業的一句老話——"並非每個ETF都是平等創建的"——Blumberg將其應用於代幣化。這句話意味著雖然所有ETFs都屬於同一大類,但它們的結構、風險狀況和質量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代幣是衍生品結構,並非完全由基礎資產支持。然後是像我們這樣的基金代幣,完全有支持,讓持有人直接訪問資產。僅僅因為某物被稱為代幣並不意味著它具有相同的結構或風險。"
Blumberg也看到全球範圍內的監管動力。
"目前,進展來自美國。但歐洲也在前進——盧森堡正在取得進展,歐盟有MiCA,許多ETP發行商選擇瑞士作為其所在地。在亞洲,香港和新加坡在某些領域取得進展。這是一場全球競爭,吸引最聰明的想法並允許受控創新。"
他補充說,Centrifuge正處於重大進展的邊緣。"我們正接近10億美元TVL標誌。隨著與S&P等合作夥伴關係以及我們即將宣布的其他合作,我們處於有利位置繼續成長。"
對Blumberg來說,離開大型金融機構安全環境的決定性原因是他確信未來十年最有意義的創新將來自初創企業,而非現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