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和京東已暫停在香港的穩定幣項目。這一決定是在中國監管機構對數位貨幣控制提出擔憂後做出的。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PBoC)和國家網信辦(CAC)指示這些公司暫停相關努力。這些舉措表明北京對涉及私營企業的離岸數位資產活動採取謹慎態度。
螞蟻集團和京東此前曾表示有興趣在香港推出與穩定幣相關的服務和代幣化金融產品。然而,由於大陸當局的直接指示,他們現已暫停這些計劃。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監管機構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誰擁有發行數位貨幣的最終權力。
"真正的監管擔憂是,誰擁有鑄幣的最終權利——是央行還是市場上的任何私營公司?"一位熟悉討論情況的消息人士告訴《金融時報》。
據報導,中國央行和網信辦明確表示,即使在大陸以外,任何私營機構參與貨幣發行仍然受到嚴格監管。這一監管立場似乎反映了對維持金融基礎設施和數位貨幣系統控制的更廣泛關注。
香港於2025年8月開始接受穩定幣發行商的申請,作為加強其在數位金融領域角色的努力的一部分。該城市最初將自己定位為人民幣掛鉤穩定幣和其他代幣化產品的測試場所。
包括螞蟻集團和京東在內的幾家與大陸有聯繫的公司曾考慮加入這一試點計劃。然而,在香港和大陸監管機構提出擔憂後,該計劃的勢頭有所減緩。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恆最近警告稱,穩定幣框架增加了欺詐風險。他的評論是在一些參與穩定幣活動的公司在規則生效後不久就出現虧損之後發表的。
雖然香港尋求將自己定位為全球數位資產中心,但中國監管機構似乎對私營公司進入這一領域感到不太舒適。暫停穩定幣努力並非指向這一方向的唯一舉措。
報導表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還指示當地經紀商暫停在香港的實體資產代幣化活動。儘管這些行動與離岸市場有關,但北京似乎正在劃定中國企業在探索代幣化金融方面可以走多遠的界限。
此外,財新在9月份的一篇文章報導稱,北京已對香港的穩定幣計劃設置了限制,不過該文章在發布後不久就被撤下。這進一步表明了該主題的敏感性。
儘管遭到阻力,香港的代幣化活動並未完全停止。最近的一項發展是,招商銀行香港子公司招銀國際資產管理(CMBI)在BNB Chain上將其38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代幣化。
這表明,雖然私營穩定幣發行面臨挑戰,但其他類型的數位資產創新可能仍有空間——特別是當由國有金融機構主導時。
情況仍然不穩定,但目前,中國科技巨頭參與香港穩定幣開發的計劃已暫停,反映了北京持續的監管謹慎態度。
這篇文章《中國科技巨頭在北京反對下暫停穩定幣項目》首次發表於Coin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