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正在加強吸引南韓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的努力,作為鞏固其全球科技領導地位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杜拜未來基金會(DFF)執行董事Saeed Al Falasi在10月12日於杜拜開幕的Expand North Star初創企業展覽會上宣布了該市對促進合作夥伴關係的興趣。
DFF是一個政府支持的實體,負責將公共部門與前沿創新者連接起來,一直在領導發展杜拜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Al Falasi強調,與南韓機構,特別是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的合作,是杜拜科技外交和創新議程的關鍵部分。
杜拜與南韓之間的合作並非新事物。9月,DFF與韓國貿易投資促進局(KOTRA)簽署了一項協議,以鼓勵韓國初創企業與阿聯酋政府機構之間的跨境創新交流。
這種合作夥伴關係旨在為尋求在中東擴張的韓國企業家創建一座橋樑,讓他們能夠接觸到杜拜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和科技基礎設施。
杜拜向韓國創新者的拓展強調了該市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建立高價值合作夥伴關係,並將自己定位為亞洲和中東之間的區域人工智能門戶的雄心。
杜拜吸引外國人工智能公司的策略包括一系列經濟激勵措施。年收入低於300萬阿聯酋迪拉姆的初創企業在2026年前享受0%的企業稅。
同時,商業友好的"自由區",這些專為吸引國際企業而設計的特殊監管區域,提供每年起價約1,500美元的執照,並且手續極為簡便。
阿布達比的Hub71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創新基金等機構通過為早期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指導和與政府支持的創新計劃的連接,補充了這些激勵措施。
儘管有這些好處,分析師已經注意到,杜拜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推介可以更透明地展示此類計劃的實際成果。批評者表示,可衡量的結果,如成功的試點項目、投資量或初創企業存活率,仍然報導不足。
隨著杜拜向更多外國人工智能公司開放大門,本地化、合規和雲基礎設施服務的二級市場正在興起。進入阿聯酋的韓國人工智能企業將需要阿拉伯語數據集、監管指導和政府採購支持,以便在該地區獨特的商業環境中導航。
系統集成商、合規諮詢公司和本地化合作夥伴現在正將自己定位為市場進入專家,提供包括數據翻譯、法律合規和獲取招標機會的捆綁服務。阿聯酋的聯邦採購渠道,包括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數據倉儲和網絡安全項目,為連接外國創新和本地實施之間差距的公司提供了一個有利可圖的前沿。
通過利用其"商業外交官"的角色,杜拜未來基金會旨在將外交拓展轉化為有形的經濟價值。這是否會導致持久的合作夥伴關係或象徵性的聯盟還有待觀察,但該市的積極立場表明了其成為阿拉伯世界人工智能之都的長期承諾。
這篇文章《杜拜尋求與南韓初創企業進行人工智能合作》首次發表於Coin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