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主要銀行組成的聯盟,包括美國銀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高盛和瑞銀,於週五宣布他們將合作探索開發與G7貨幣掛鉤的穩定幣。
對穩定幣的重新興趣是在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支持該行業之後出現的,這重新點燃了關於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主流金融中的討論。
根據CoinGecko的數據,目前穩定幣市場主要由總部位於薩爾瓦多的Tether (USDT)主導,在流通的總計3100億美元穩定幣中,約佔1790億美元。
參與這一新倡議的銀行,還包括桑坦德銀行、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道明銀行集團等,他們表示目標是評估行業合作是否能增強競爭並將數字資產的好處帶入市場,同時確保合規。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興業銀行最近成為首家通過其數字資產子公司發行美元支持穩定幣的主要銀行,儘管其採用有限,目前僅有3060萬美元在流通中。
除了這個聯盟外,另一個由九家歐洲銀行組成的集團,包括ING和UniCredit等知名銀行,也正在推出一種以歐元計價的穩定幣。
同時,花旗銀行通過投資BVNK(一家專注於穩定幣基礎設施的公司)在穩定幣領域取得了進展。
雖然花旗銀行尚未披露其投資金額,但BVNK的聯合創始人Chris Harmse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根據最新一輪融資報告,公司估值已超過7.5億美元。
Harmse指出,隨著美國通過GENIUS法案帶來的監管明確性,對穩定幣基礎設施的需求正在增加。這促使美國主要銀行在加密生態系統中戰略性地定位自己。
花旗銀行CEO Jane Fraser表示,該銀行正在考慮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同時也在探索數字資產的託管服務。然而,花旗銀行在數字資產整合方面並非孤軍奮戰;摩根大通已經推出了自己類似穩定幣的代幣JPMD。
銀行越來越多地研究區塊鏈技術——最初為支持Bitcoin而開發——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並提高各種金融操作的處理速度。
這種探索包括代幣化的概念,即創建代表傳統資產(如存款)的數字代幣。例如,紐約梅隆銀行目前正在研究代幣化存款,而匯豐銀行已經推出了代幣化存款服務。
特色圖片來自DALL-E,圖表來自Trading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