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dicate 的 Will Papper 表示,DeFi 去中心化已經經歷了黃金時代,但技術問題正在推動向中心化發展。
隨著更多資金進入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問題不僅在於有多少,還在於流向何處,以及它是否在強化 DeFi 試圖逃離的中心化結構。
Syndicate 的聯合創始人 Will Papper 向 crypto.news 談到了去中心化和效率之間的張力,以及為什麼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仍然是加密貨幣最複雜的問題之一。
Crypto.News:您能分享一下過去幾年 DeFi 增長的觀點嗎?生態系統是否正在走向更大的去中心化?
Will Papper:這是個好問題。我認為 DeFi 是循環發展的。在 2020 年之前,中心化交易所主導了這個領域,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 DeFi 幾乎不存在。當時有一些早期的例子,如 EtherDelta 和 MakerDAO (MAKER),但總體而言,這個領域仍然非常中心化。
我將 2022 年至 2024 年這段時期——取決於你如何定義——視為去中心化 DeFi 的黃金時代。Uniswap V3 (UNI) 帶來了顯著的資本效率。Curve 為穩定幣交換提供了強大的流動性。像 Velodrome 和 Aerodrome 這樣的平台引入了直接激勵流動性的機制。在這個階段,去中心化交易所開始與中心化服務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競爭。
然而,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像 Hyperliquid (HYPE) 和其他「超級交易所」這樣的平台有效地重新中心化了生態系統的部分內容。許多是閉源的,部分在鏈下運行,並通過 JSON-RPC 與 Ethereum (ETH) 錢包互動。因此,錢包兼容性和驗證器集可能看起來是去中心化的,但現實更為複雜。如果單一方控制了代碼庫,他們可以單方面推送更新,破壞去中心化。
現在的真正挑戰是建立能夠匹配中心化交易所性能同時保持去中心化的系統。這就是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我相信這是可能的。但今天,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CN:從技術角度來看,在 DeFi 中實現高性能和去中心化需要什麼?
WP:垂直擴展可以有所幫助。例如,Solana (SOL) 支持鏈上訂單簿,並能提供良好的吞吐量。Ethereum 也在取得進展——像 MegaETH 這樣的倡議和來自 Rise 等團隊的努力都很有希望。
不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訂單簿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性能差距。中心化平台可以實現亞毫秒級的訂單取消延遲。在加密貨幣領域,200 毫秒被認為是快速的——即使如此,那也是最佳情況。這很重要,因為延遲直接影響盈利能力。如果一個參與者可以在 2 毫秒內取消訂單,而另一個需要 200 毫秒,那麼速度更快的一方在盈利能力和使用率方面將獲勝。
水平擴展也至關重要。首先,它有助於減輕停機風險。例如,Solana 曾經歷過普通用戶無法提交交易或必須依賴特定驗證器的時刻。停機直接影響交易盈利能力——我們已經看到了後果,例如最近當交易所無法足夠快地處理訂單時發生的清算。
其次,水平擴展允許更靈活的驗證規則。如果你是按應用程序而不是在單一鏈上運行所有內容進行擴展,你可以根據特定需求微調性能。例如,我們的一些客戶詢問過實施優先取消、將排序器和驗證器放置在某些數據中心以實現共置,或者將快速排序與較慢的驗證分開。這種調整在通用鏈上是不可能的。
我認為我們將看到更多像 Hyperliquid 這樣的平台——高度針對特定用例進行調整——因為通用鏈,即使像 Solana 這樣快速的鏈,也無法匹配那種性能水平。
CN:您如何定義去中心化——更具體地說,社區所有權?您之前提到了彈性,但對用戶、所有者和貢獻者來說,具體有哪些好處?
WP:我將去中心化定義為一個系統,其中沒有單一方可以單方面改變網絡規則。這對安全性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實體可以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推動變更,他們也可以操縱資金或破壞信任。
以 Hyperliquid 為例——即使驗證器集相對去中心化,該項目也是閉源的。這意味著單一實體可以推送更新,而驗證器甚至不知道他們運行的是什麼代碼。這是個問題。
另一方面,社區所有權意味著社區在網絡中持有經濟利益。有時是直接的費用分享。其他時候,是像買入並銷毀這樣的機制,即使用收入來減少代幣供應。關鍵是社區直接從網絡的增長中受益。
當你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去中心化和社區所有權——你就得到了一個強大的模型。如果網絡是去中心化的,你就不必擔心費用分享或代幣經濟會隨意改變。在 DeFi 中,我們已經看到用戶期望收入分享,但最終卻流向了前端提供商或其他中介機構的案例。這破壞了信任。
一個具有真正去中心化和經濟一致性的系統為利益相關者提供了對網絡產生的價值的有保障、不可變的索取權。
CN:我們已經看到機構參與 DeFi 的程度增加了。您認為這將如何影響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我們是否已經看到它的影響,未來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WP:這取決於我們談論的是什麼類型的機構參與。我們有傳統資本進入加密貨幣用例,如 ETF、持有加密資產或參與收益耕作。我們也有傳統資本使用加密貨幣做傳統的事情。這包括穩定幣支付或現實世界資產 (RWA) 代幣化。
讓我們從第一個開始:傳統資本進入加密貨幣原生活動。這包括 ETF、對沖基金購買 BTC 或 ETH,或機構參與收益策略。我認為這已經對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軼事來看,我注意到情緒上存在巨大的脫節。專注於主要資產如 BTC 和 ETH 的人認為市場健康。但活躍於較小代幣的人往往說這是他們見過的最糟糕的市場。當你深入研究圖表時,情況變得清晰:只有前五大非穩定幣資產表現良好。這個範圍之外的所有東西都在顯著掙扎。
這主要是因為機構資金流入了加密貨幣的一個非常狹窄的部分——主要是 BTC、ETH 和可能的其他幾個。他們不會購買排名第 100 或第 500 的代幣。而且因為他們通常通過 ETF 或託管產品進入市場,這些資金從未接觸到鏈上流動性。它不會流向生態系統的其餘部分。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種分化:大型代幣從資金流入中受益,而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經濟則遭受流動性和利息短缺的困擾。
CN:那麼第二類,即機構使用加密貨幣進行傳統金融活動呢?
WP:這實際上是我最興奮的領域。當機構將加密貨幣用於傳統用例——如穩定幣支付或現實世界資產——時,它為有意義的採用和效率打開了大門。
以穩定幣支付為例。在 Syndicate,我們在早期廣泛使用穩定幣。當我們在 2021 年籌集初始資金時,我們在前六個月完全使用穩定幣運營。我們支付承包商、供應商,並在鏈上處理大部分操作。它比傳統銀行更快、更便宜,在許多方面更有效率。
當公司開始在鏈上持有和使用穩定幣時,他們離更深入的加密貨幣參與只有幾步之遙。首先,他們可能會用 USDC 支付一些供應商。然後可能開始以這種方式支付他們的團隊。最終,他們可能會使用鏈上資本與加密貨幣原生應用程序互動——例如,使用協議代幣或鑄造 NFT。
一旦你的資金庫在鏈上,其他一切都變得更容易。你已經準備好探索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所以這種類型的機構活動——將真實資本帶到鏈上——是我認為能創造最可持續長期增長的方式。
與直覺相反,ETF 熱潮——機構在鏈下保持加密貨幣敞口——已經在前五大代幣和其他代幣之間造成了資產價格脫節。但當資本實際上移動到鏈上時,它會增加流動性,深化市場參與,並推動真正的生態系統使用。
CN:考慮到目前有大約 150 個加密貨幣 ETF 在籌備中,您認為這種擴大的訪問最終會擴展到更多的山寨幣嗎?
WP:是的——在基本層面上,如果投資者可以輕鬆地在 DOGE、ARB 或其他山寨幣的 ETF 之間輪換,那麼訪問就會擴大。所以,當然,擁有更多特定代幣的 ETF 可以減少資本在少數代幣中的集中。
但我仍然認為這個模型中缺少了一些東西。我在 2013 年進入加密貨幣領域是因為去中心化和社區所有權等理念。我的背景是網格網絡——讓設備無需中心化服務器直接通信。加密貨幣令人興奮的原因是你可以編寫智能合約,部署它,它將永遠運行。這很強大。
如果每個加密貨幣資產都通過 ETF 在股票市場上有鏡像,它可能會改善訪問,但它不會捕捉到這個領域的根本不同之處。更令人信服的情景是傳統資本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