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央行週四表示,現有的通膨目標制度已廣泛為經濟帶來成效,可能不需要全面改革,並發布了一份討論文件,以收集公眾對未來路徑的意見。
隨著該框架將於2026年4月進行審查,印度儲備銀行(RBI)邀請各界就保留4%的目標以及是否重新審視或放棄2個百分點的容忍區間提供反饋。
據路透社報導,該文件還詢問政策是否應繼續以整體通膨為目標,或轉向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核心通膨。
此次諮詢是在去年政府發表文件呼籲在食品和蔬菜價格多次飆升後進行重新評估之後進行的。當時,央行利率制定委員會的成員也表示支持堅持目前的方法。
RBI警告,將食品排除在目標之外可能會忽視對收入有限家庭的壓力。忽視食品通膨「等同於忽視窮人的生活成本及其福利影響」,該文件表示。
文件指出,在各收入水平和目標設計中,大多數國家都關注整體通膨。隨著時間推移,食品和核心通膨通常會趨於一致,儘管趨同速度取決於「經濟環境」,文件說。
RBI為現行規則的成功辯護
該文件認為,現行規則在幫助抑制通膨的同時,也保留了應對外部衝擊的空間。「堅持目標和框架的理由源於在實現通膨下降方面的相對成功,以及對外部衝擊的靈活應對」,文件表示。
RBI還指出了改變目標的潛在成本。將目標提高到4%以上可能被投資者解讀為削弱框架,而在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降低目標可能難以證明合理性。
放棄點目標而僅依靠區間可能被視為對通膨結果的「漠不關心」,文件補充道。
其分析表明,自2016年框架開始以來,趨勢通膨一直在4%左右波動。
政府將在與RBI協商後,對任何修改做出最終決定。
「貨幣政策框架的執行需要政策確定性和可信度」,該文件表示,並補充說,「因此,重要的是繼續保持已經過測試並被判斷為有利的框架基本原則。」
先前的經濟調查提案引發政策焦點辯論
上個月的官方經濟報告也提出了針對排除波動食品價格的通膨目標,這些價格往往受供應衝擊驅動。該提案引發了關於印度最適合的政策目標的辯論。
Cryptopolitan先前強調了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和國內食品通膨如何影響RBI的決策。
印度在2016年採用了通膨目標制,為RBI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PC)設定了4%的整體通膨目標。由於食品成本使整體通膨保持在該標準以上,而核心通膨降低到約3%的歷史低點,一些分析師敦促MPC更加重視後者。
MPC的外部成員Shashanka Bhide表示,衡量潛在價格壓力需要查看完整的消費籃子。
「如果我們使用部分籃子作為目標,那麼它將無法反映整體價格壓力,如果目標僅是核心通膨,那麼它應該以某種方式捕捉食品通膨或燃料通膨的趨勢,即使不是波動性」,Bhide告訴路透社。
由三名RBI官員和三名政府任命的外部人士組成的MPC已連續九次會議將回購利率維持在6.5%,理由是持續的食品通膨。經濟增長預計將從去年的8.2%降低到本財年的7.2%。
最聰明的加密貨幣專家已經閱讀我們的通訊。想加入嗎?加入他們。
來源:https://www.cryptopolitan.com/rbi-opens-public-consultation-on-inflation-targeting-framework-ahead-of-2026-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