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競爭加劇和資金流向美國引發對本地製造業萎縮的擔憂,南韓領先科技企業正加倍投資國內市場。
三星電子揭露了擴建平澤半導體設施的計劃,將新增一條生產線,這是該公司五年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總額達450兆韓元(約3110億美元)。該計劃主要針對高需求的AI和記憶體晶片,凸顯了公司致力於在下一代技術中保持競爭優勢的承諾。
根據擴建計劃,三星將於2025年10月重啟其P5設施的建設,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提升產能。值得注意的是,新生產線將專注於三星1c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節點上的高頻寬記憶體(HBM4),這是一種10納米級別的技術。分析師強調,這一發展表明三星戰略性地優先發展先進記憶體晶片,而非廣泛增加DRAM供應,這意味著傳統晶片短缺可能持續到2026年。
現代汽車集團也正加強國內生產,計劃在2026年至2030年間投資125.2兆韓元(860億美元)。
這些資金將用於加強製造能力、支持研發,以及現代化全國各地的生產線。
這些投資出現在政府日益關注國內資本分配減少的背景下,此前南韓與美國簽訂了貿易協議,其中包括南韓承諾在海外戰略領域投資3500億美元。李在明總統強調維持本地產業的重要性,表明政府對三星和現代大規模投資的強力支持。
預計這些投資規模將對本地基礎設施造成重大壓力,特別是電力和水資源供應。三星平澤擴建和現代的國內項目可能會對附近的能源和水系統造成壓力,為工業能源供應商創造新機遇。
韓國水資源公司已經開始對首爾南部規劃中的龍仁半導體產業園區進行交通和水資源供應評估。
能源專家建議,熱電聯產(熱電聯產)廠以及能源儲存系統(ESS)可以整合到這些設施中,以有效管理電力需求。這些項目還將影響建築標準,SK海力士計劃增加建築高度和容積率,以適應能源密集型半導體製造流程。
三星和現代的宣布是南韓決心保持全球科技強國地位的重要信號。
通過在本地投資近4000億美元,這些公司旨在確保AI、記憶體晶片和汽車技術的持續創新,同時減輕國際資本外流可能造成的生產缺口。
業界觀察人士指出,這些項目可能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加強供應鏈,並鼓勵工業能源管理和高科技建築等支持性行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這種集中的國內投資可能幫助南韓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保持關鍵技術產業的戰略優勢。
這篇文章《南韓科技巨頭承諾投入近4000億美元用於本地擴張》首次發表於CoinCent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