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抱怨其人類流量流失給人工智能摘要。維基百科抱怨其人類流量流失給人工智能摘要。

維基百科抱怨流量流失至 AI 摘要

2025/10/19 16:35

維基百科抱怨人類流量流失給搜尋引擎的人工智慧摘要。在本週的一份聲明中,維基百科基金會聲稱,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至8月期間維基百科的人類流量降低了8%。

在平台發現主要來自巴西的複雜機器人偽裝成人類訪客後,這種下降變得明顯。5月對其檢測系統進行更新後,基金會重新分類了流量數據,發現異常高的流量大部分來自開發用於逃避檢測的機器人。修訂後的數字顯示,現在訪問維基百科的人更少,因為搜尋引擎現在為用戶提供摘要。

維基百科抱怨流量流失給AI摘要

根據Marshall Miller的說法,在進行修訂後,基金會發現過去幾個月維基百科的人類頁面瀏覽量急劇下降,與2024年同月相比降低了8%。「我們相信這些下降反映了生成式AI和社交媒體對人們尋求資訊方式的影響,特別是搜尋引擎直接向搜尋者提供答案,這些答案通常基於維基百科內容,」他說。

維基百科並非唯一受到這種AI相關問題影響的出版機構。Pew Research的數據顯示,5月和6月期間,Google搜尋對優質出版商的年度轉介流量中位數每週都大幅減少,損失超過收益的兩倍。根據報告,超過60%的Google搜尋最終都會顯示AI摘要,而不是推廣資訊的實際來源並引導用戶前往該來源。

各行業的出版商都發出了警報,有些甚至訴諸訴訟以獲得某種形式的保護。負責代表超過2,000家媒體機構的News/Media Alliance的Danielle Coffey提到,Google正在使用出版商的內容而沒有任何形式的補償。她還指出,該平台沒有提供有意義的退出方式,除非完全從搜尋結果中消失。「這是寄生的,不可持續的,對我們行業中的許多人構成真正的生存威脅,」她說。

AI生成內容預計到2026年將增加

People的CEO Neil Vogel在指責Google是一個不良行為者後,也表達了同樣的情感。Vogel表示,Google不公平,因為它使用相同的機器人爬取網站,為其搜尋引擎建立索引並支持其AI功能。「Google有一個爬蟲,這意味著他們在搜尋中使用相同的爬蟲(他們仍然向我們發送流量),就像他們在AI產品中所做的那樣(他們竊取我們的內容),」Vogel說。

同時,網上AI內容的數量正在增加。SEO公司Graphite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截至2024年11月,幾乎一半的新網頁文章是以某種形式使用人工智慧生成的。在ChatGPT推出之前,這一數字增加了5%。Perplexity在X上的一篇帖子指出,AI內容從2020年的約5%增加到2025年5月的48%,預測強調這一數字到明年可能增加到高達90%。

維基媒體基金會聲稱,訪問維基百科的人減少可能意味著更少的志願者來發展和豐富內容,更少的個人捐贈者支持他們的工作。基金會提到,它正在通過執行第三方訪問政策、開發歸因框架,以及尋找在YouTube和TikTok等平台上向年輕一代傳播免費知識的方式來應對。基金會指出,維基百科的人類知識對世界仍然有價值。

通過指導和每日想法來完善您的策略 - 30天免費訪問我們的交易計劃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觀點或意見。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任何轉載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權利,請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將其刪除。MEXC 不對轉載文章的及時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並且不對基於此類內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或決定承擔責任。轉載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商業、金融、法律和/或稅務決策的建議、認可或依據。
分享文章

您可能也會喜歡

Nubila 成為全球天氣智能的核心基礎設施,與 Weather Underground 共同塑造未來標準

Nubila 成為全球天氣智能的核心基礎設施,與 Weather Underground 共同塑造未來標準

PANews 報導,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環境數據網絡 Nubila 於 10 月 19 日宣布與全球氣象行業權威平台 Weather Underground (WU) 達成官方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高解析度、可靠天氣數據的全球普及與應用。成立於 1993 年的 Weather Underground 是 IBM 子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 的核心品牌,是全球首批將互聯網與氣象觀測整合的平台之一。WU 每日處理數十億天氣數據請求,為全球科技公司、政府機構、航空航天、能源和農業系統提供決策支持。其預報和數據接口廣泛整合到 Google、Samsung、Apple 和 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的核心產品中,包括移動天氣系統、IoT 設備、地圖導航和智慧城市平台。 通過此次合作,WU 已正式將 Nubila 全球部署的超本地化實時天氣數據納入其數據質量控制和預報增強系統,以優化 AI 模型和企業級天氣服務。這意味著 Nubila 的數據將直接支持全球領先客戶的預報系統,進一步提高天氣服務的準確性和實時性。Nubila 設備已通過 WU 數據質量系統的官方測試,並被納入其推薦天氣設備清單。 Nubila 的創新與優勢 傳統氣象觀測系統建設成本高昂,覆蓋稀疏,難以捕捉街道級天氣變化。Nubila 通過其社區驅動的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已在全球部署超過 20,000 台高精度氣象設備,數據質量由 16,000 個驗證節點實時驗證。這些設備以極低成本提供街道級天氣覆蓋,實時收集溫度、濕度、降雨量和風速等關鍵參數。所有數據經加密驗證並上傳至區塊鏈,確保真實性、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為全球天氣模型、AI 預報和 Web3 應用提供可信的「真實世界輸入」。 「這不僅是 Nubila 的突破性合作,也代表了去中心化天氣網絡與傳統天氣系統的歷史性整合。」— Nubila 聯合創始人 Toby Skinner 賦能 AI 和 Web3 Nubila 的數據不僅服務於全球氣象和能源行業,還為 AI、DeFi 和預測市場提供可信的物理數據預言機。這使得從氣候風險對沖和天氣衍生品到基於實時、加密驗證的天氣信號的 AI 模型訓練和能源優化等自動化和智能應用成為可能。 目前,全球天氣衍生品市場價值已達到 250 億美元,全球 AI 能源市場已增加到 154 億美元,預計在未來十年將持續快速增長。Nubila 處於這些快速增長機會的交匯點。憑藉其可信、實時的物理數據,Nubila 正成為連接現實世界和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此次合作標誌著 Nubila 邁向「物理感知層」的重要里程碑,為全球 AI、區塊鏈和氣候技術生態系統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它還將賦能 AI、能源、農業、保險和 Web3 金融等領域,使真實世界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的可信基礎,推動社會邁向更透明、更高效的「氣候智能未來」。
分享
PANews2025/10/19 20: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