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最低到了 10 分,这一「极度恐惧」级别仅在市场承受巨大压力时出现,如 2020 年 3 月疫情暴跌、2022 年 FTX 崩盘及 2025 年 2 月回调。
CoinMarketCap、CoinGlass 等多平台数据均印证此状态,该指数由波动率、市场动能等六项指标构成,设计者将其定位为逆向投资晴雨表,而非交易建议。
历史数据显示,指数跌破 10 分常与周期低点相伴,但并非底部直接信号。
2020 年 3 月比特币两日跌 50% 至 4000 美元,指数跌至 8 分,最终因美联储零利率及量化宽松确立底部,后续涨至 6 万美元。
2022 年 FTX 崩盘后,指数跌至 12 分,比特币在 1.55 万美元附近横盘数周,直至 2024 年 ETF 获批后开启上涨。
2025 年 2 月,指数也曾触及 10 分,当时比特币跌破 8.6 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10 月 190 亿美元清算(为前两次崩盘的 19 倍)未触发极端恐慌,而此次跌破 9 万美元、抹去了年内涨幅及 11 亿美元清算,却将指数推至 10 分。
指数触底往往对应「波动集群期」,而非孤立下跌。当前比特币市场深度从 10 月初 7.66 亿美元降至 5.35 亿美元,价格更易受大额订单冲击,叠加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三周累计流出 23 亿美元、11 月单周赎回 11 亿美元,恐慌情绪进一步放大。
但需明确:情绪触底与价格触底并非同步,持久底部需「情绪崩溃 + 流动性稳定」双重条件。
短期市场走向取决于两大催化剂。美联储 10 月已降息 25 个基点,市场预期 12 月将再降 25 个基点,2026 年或持续宽松,低利率本应支撑比特币,但市场担忧经济恶化速度超政策对冲力度。
另一方面,ETF 资金流则是实时信号,其若在 FOMC 会议前后止跌回升,结合极度恐慌状态,或形成中期底部;若资金外流与流动性萎缩持续,当前恐慌或仅是去杠杆中点。
研究表明,极度恐慌易引发羊群效应,虽能改善波动性预测,但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不稳定。
不过 2020 年、2022 年的经验显示,这类读数常与长期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的获利窗口期重合,只是从情绪低谷到趋势反转,往往需经历数月震荡。
对市场而言,指数 10 分不是短期涨跌的「预言书」,而是长期投资者关注市场的信号。
来源:金色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