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FinTax
长期以来,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义一直不明确,其税收政策随之陷入"灰色地带",使市场参与者笼罩在不确定性中。然而,这种情况在2025年6月14日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越南国会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这部法律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法律框架,实施了明确的分类和监管,正式赋予它们法律地位,标志着该国加密资产监管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新法律将数字资产分为"虚拟资产"和"加密资产",排除了证券和数字法定货币等金融工具。它还授权政府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则,并强调加强网络安全、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要求。该法律计划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旨在改善相关法律框架,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并帮助越南迅速脱离FATF灰名单。
本文试图分析这一立法突破对越南数字经济的影响,并研究其税收制度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通过考察越南政府过去几年的政策演变,从谨慎观察到积极发展监管框架,本文提供了东南亚和世界其他代表性国家加密货币税收和监管实践的比较分析。此外,它探讨了越南平衡风险防范和创新发展的战略,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推出的具体政策及其对越南作为新兴数字经济体的潜在影响。
在《数字技术产业法》颁布之前,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义一直模糊不清且不断演变。早期,越南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立场主要表现为严格限制其作为支付手段的使用并发出风险警告。例如,在2017年7月发布的第5747/NHNN-PC号官方信函中,越南国家银行(SBV)明确表示,比特币和莱特币等加密货币在越南不被认可为法定货币或支付手段,并明确禁止其发行、供应和使用。违反者可能面临行政或刑事制裁。随后,在2018年4月,总理发布了第10/CT-TTg号指令,要求包括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公安部在内的相关部门加强对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管理,从而加强对相关交易的控制并防止潜在危害。
虽然财政部在2016年4月的第4356/BTC-TCT号官方信函中宣布不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将其定义为"财产"和流动性"商品",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立法支持,这一指令在实践中仍然模糊不清,使与加密交易相关的合规和执法变得复杂。此外,越南2015年《民法典》第105.1条将资产定义为包括各种物品、货币、货币工具和财产权。然而,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显然不属于这些类别中的任何一种。因此,根据当前越南法律,这些资产不被视为实物资产。这种分类缺失造成了重大的法律空白,直接影响了这些资产在法律框架内的处理和监管方式。
然而,这种模糊状态在2025年6月14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越南国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技术产业法》,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部法律首次在越南法律体系中明确定义了"数字资产",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加密资产"(由加密和区块链技术保障)和"虚拟资产"(主要用于交易和投资,但不包括证券、稳定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这一立法突破结束了多年来越南加密资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正式承认加密资产为民法下的合法财产,从而为个人和组织合法建立和行使财产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这种从否认到合法化的战略转变并非偶然,因为越南政府认识到了加密经济的巨大潜力。尽管存在监管障碍,越南仍拥有全球最高的加密货币持有率之一,全球排名第五,约20.95%的人口持有加密资产,年流入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同时,越南面临着解决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TF)法规的国际压力,包括被列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灰名单,这要求其加强虚拟资产管理。因此,合法化是吸引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有效监管这一新兴行业的必要前提。这表明越南政府已从单纯防范风险转向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寻求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来引导和监管这一新兴行业,而不是简单地压制它。
越南对加密货币的官方立场转变反映了其监管体系的重大变化。过去,越南的加密货币监管体系不完善且被动,经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然而,随着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崛起和越南领导层的变化,该国的加密货币监管体系正在迅速改善。不仅建立了初步的分工监管框架,而且该国还积极讨论和实施多个监管试点项目,努力有效应对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等挑战,同时拥抱新技术。
越南的加密监管框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的重大演变。
从2016年到2022年,越南的加密监管体系经历了从零开始的发展阶段,从一刀切方法到探索性研究。
2016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一份官方信函,表示不会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其定义模糊不清。随后,2017年7月,越南国家银行(SBV)明确禁止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强调其非法性。2018年4月,总理发布了一项指令,要求对加密货币相关活动进行更严格的监管。SBV还指示金融机构加强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关的措施,反映了政府早期谨慎和规避风险的立场。
2020年5月,总理指示SBV启动一个试点项目,探索区块链在加密货币中的应用,并责成其研究和评估加密货币的利弊。2022年3月,越南区块链协会(VBA)成立,成为越南第一个专注于加密资产的法律实体,负责创建和培育加密货币发展框架。同年,越南通过了反洗钱(AML)立法,该立法于2023年生效,要求支付服务提供商实施了解客户(KYC)措施,这是朝着国际合规迈出的重要一步。2022年10月,总理重申了对加密货币监管的呼吁,表明政府对该行业标准化的迫切需求。
2023年之后,特别是2024年越南最高领导层变更后,越南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逐渐软化。
2024年2月,总理发布了第194/QD-TTg号决定,指示财政部起草虚拟资产的法律框架,确认了政府的立法承诺。同年10月,总理签署了第1236/QD-TTg号决定,颁布了《越南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国家战略至2025年》,展望2030年,旨在将越南建设成为区块链创新的区域领导者。该战略明确将区块链确定为数字转型的核心支柱,并强调"越南制造"的区块链平台,表明政府认识到区块链和数字资产是该国数字经济的关键驱动力。
2025年6月,《数字技术产业法》获得通过,该法建立了一个宽容而谨慎的监管框架,从多个方面促进更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包括明确数字资产(加密资产、虚拟资产)的分类,实施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TF)措施,引入许可证制度,并为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高级计算等新兴技术提供激励措施。
监管框架的成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是越南不断发展的数字资产政策的关键特征。早期,越南的加密货币监管主要集中在禁止使用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风险警告上,这是一种被动、预防性的方法。然而,在过去两年中,从总理指示研究和建立区块链协会到颁布《数字技术产业法》和国家区块链战略,监管重点明显转向主动构建框架,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这标志着越南数字资产监管进入了更成熟和务实的阶段。目标不再仅仅是控制风险,而是通过建立明确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释放创新潜力,吸引国内外投资,提升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地位。
越南当前的加密监管框架主要分布在各个部委之间,形成了一种"松散监管"结构。包括越南国家银行(SBV)、财政部(MoF)、公安部和越南区块链协会(VBA)在内的关键机构正在合作建设和完善监管框架。详细的分工如下表所示。
为了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数字资产的创新应用,越南政府积极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和试点项目。
越南政府正在讨论建立区域性和国际性金融中心,其中一个关键方面是为金融科技(Fintech)引入受控测试政策(沙盒),特别是针对涉及加密资产和加密货币的商业模式。这种沙盒机制允许在受控环境中小规模测试新的金融技术和商业模式,评估其潜在风险和收益,然后再全面实施。例如,岘港已获批试点特殊机制,包括使用稳定币USDT进行国际旅游支付的试点计划。这被视为探索数字支付在旅游业应用的重要努力。这些试点计划旨在积累实践经验,为更全面的监管框架提供数据和证据。
越南还积极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盾的发展。总理多次呼吁SBV研究数字货币的利弊,并启动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试点项目。虽然数字盾的发行仍处于评估阶段,但其潜在的法律地位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是越南数字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
当然,在推动监管框架创新的同时,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TF)合规仍然是越南当局的核心关注点,特别是在被列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灰名单之后。
越南目前仍然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加强审查名单"(灰名单)上,主要是由于其加密相关反洗钱实践的不足。被列入灰名单表明该国在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方面存在战略缺陷,可能影响其国际金融声誉和吸引外国投资的能力。要从灰名单中移除,越南必须制定虚拟资产管理政策并加强相关执法。
《数字技术产业法》的通过是越南应对FATF压力的重要一步。该法明确要求对所有数字资产活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