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在跌破 $85,000 後重回危險區域,創下自四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加劇了人們對加密貨幣市場長達一個月的下跌趨勢遠未結束的擔憂。相關閱讀:總加密貨幣未平倉合約崩潰至六月水平,Bitcoin 會重蹈覆轍嗎?這個旗艦加密資產下滑了多達 10% [...]Bitcoin 在跌破 $85,000 後重回危險區域,創下自四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加劇了人們對加密貨幣市場長達一個月的下跌趨勢遠未結束的擔憂。相關閱讀:總加密貨幣未平倉合約崩潰至六月水平,Bitcoin 會重蹈覆轍嗎?這個旗艦加密資產下滑了多達 10% [...]

Bitcoin 暴跌至 $85K 以下:批評者警告即將到來的「混亂」

2025/11/22 14:00

比特幣在跌破85,000美元後重返危險區域,創下自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加劇了人們對加密貨幣市場長達一個月的下跌趨勢遠未結束的擔憂。

相關閱讀:加密貨幣總未平倉量崩跌至6月水平,比特幣會重演同樣趨勢嗎?

這款旗艦加密資產在過去24小時內下滑了多達10%,跌至82,172美元,因為來自鯨魚、ETF投資者和動搖的散戶參與者的賣出壓力持續增加。

比特幣突破關鍵支撐位,市場遭受深化拋售

分析師將最近的下跌歸因於始於10月的連鎖解套,當時超過190億美元的槓桿倉位在單次清算浪潮中被抹去。此後,流動性一直難以恢復。

根據CoinShares的James Butterfill的說法,大型持有者自9月以來已拋售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比特幣,使原本正常的調整轉變為結構脆弱的市場環境。

更廣泛的宏觀壓力、美聯儲不確定的政策路徑、對12月降息的懷疑以及對投機資產興趣的減弱,使波動性變得更加嚴重。華爾街對Nvidia盈利的搖擺反應增加了另一層不穩定因素,進一步削弱了加密貨幣吸引新投標的能力。

ETF資金流出創紀錄水平,引發流動性擔憂

ETF領域的痛苦正在加劇。美國現貨比特幣ETF錄得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資金流出,約5.23億美元,因為機構投資者在不斷增加的波動性和宏觀不確定性中撤資。

11月的累計資金流出現在接近30億美元,與今年早些時候推動比特幣接近歷史高點的資金流入驅動的反彈形成鮮明對比。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推動這一退出的是散戶交易者,而非機構。僅在11月,就有近40億美元從比特幣和以太幣ETF中撤出,標誌著通常被視為長期持有者的小型投資者行為的前所未有的轉變。

ETF撤資具有廣泛影響,如流動性減少、價差擴大和波動性增加。雖然支持者認為受監管的基金仍然是機構進入的關鍵點,但當前的壓力測試突顯了在槓桿生態系統中情緒可以多快轉變。

批評者預測前方"混亂",但長期多頭保持信心

市場評論員Jacob King警告說,比特幣正進入"數月混亂期",指出他所說的是十年來最不盈利的挖礦環境。其他人則認為,流動性危機正在從加密貨幣蔓延到相關資產,呼應了長期批評者Peter Schiff的立場。

一些分析師甚至暗示比特幣可能正在滑入完全熊市,注意到其從最近歷史高點下降了32%。期權交易者現在正在85,000美元和82,000美元附近大量對沖,為更多下行做準備。

相關閱讀: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強調BlackRock機構影響力的威脅

前英國財政大臣Kwasi Kwarteng對恐慌不以為然,稱這次回調是"以更低價格囤積更多比特幣的機會"。像投資者Mike Alfred這樣的長期信徒堅持認為,波動性是BTC自然週期的一部分,預測一旦市場條件穩定,未來將反彈至150,000-200,000美元。

封面圖片來自ChatGPT,BTCUSD圖表來自Tradingview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來源於公開平台,僅供參考。這些文章不代表 MEXC 的觀點或意見。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認為任何轉載文章侵犯了第三方權利,請聯絡 service@support.mexc.com 以便將其刪除。MEXC 不對轉載文章的及時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並且不對基於此類內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或決定承擔責任。轉載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商業、金融、法律和/或稅務決策的建議、認可或依據。

您可能也會喜歡

Bitcoin 爭奪避險資產地位的戰鬥加劇

Bitcoin 爭奪避險資產地位的戰鬥加劇

這篇文章「比特幣爭奪避險資產地位的戰鬥加劇」發表於BitcoinEthereumNews.com。比特幣ETF增長顯示規模,但投資者信任落後於黃金的長期穩定性。由於中央銀行和機構配置者的支持,黃金在危機中仍然是首選。比特幣的「數字黃金」地位取決於採用、基礎設施和危機表現。儘管比特幣在全球市場迅速崛起,但其推動成為數字黃金的標籤仍面臨強大阻力。該資產在2024年底超越了黃金ETF,達到許多人認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水平。此外,其ETF資產總額現在接近1200億美元,顯示出持久的投資者興趣。然而,其市場特性仍然缺乏定義傳統避險資產的穩定性和信任。這種差距形成了Hashed首席執行官Simon Kim所描述的「數字黃金悖論」,即規模快速增長但長期信心仍然脆弱的情況。 為何信任仍然偏好黃金而非比特幣 Kim指出,時間比任何指標更能塑造投資者信任。黃金已經經歷了數千年的危機、戰爭和貨幣轉變。而比特幣僅存在了十六年,使投資者對其危機行為感到不確定。此外,資本構成增加了另一個挑戰。比特幣ETF吸引了追求波動性的對沖基金和交易台。因此,當市場波動時,該資產經常像高風險科技股一樣反應。然而,黃金受益於長期配置者,如中央銀行、養老金和保險公司。他們的存在幫助黃金在壓力事件中保持穩定。相關性趨勢強化了這種分歧。比特幣仍與Nasdaq緊密交易,當科技股下跌時經常拋售。黃金的走勢不同。因此,當地緣政治和宏觀緊張局勢升級時,全球投資者仍轉向實物資產。黃金在2025年飆升至4000美元以上,以及黃金ETF資產的快速增長,強調了這種偏好。中央銀行推動了這一擴張的大部分,因為它們減少了美元敞口並增加了儲備多樣化。 比特幣通往更高市場成熟度的道路 Kim相信...
分享
BitcoinEthereumNews2025/11/22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