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core 以 Temi 品牌銷售機器人,應用於從醫療保健到教育、酒店、物業管理和展覽等行業。
Joan Cro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由台灣億萬富翁郭台銘控制的全球最大電子製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已向香港機器人新創公司 Robocore Technology 投資 1,000 萬美元。
這筆投資是 Robocore D 輪融資的第一筆資金,根據該新創公司週三表示,富士康有權在 2026 年和 2027 年分別再投入兩筆各 1,000 萬美元的資金。初始投資使富士康獲得 Robocore 6.6% 的股權,使該新創公司估值達到 1.515 億美元。Robocore 表示,富士康剩餘投資的估值將根據雙方協議或第三方評估而有所變動。其先前的投資者包括由前阿里巴巴 CTO 吳翰清共同創立的新加坡對沖基金鳳和集團,以及投資組合包括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和星巴克競爭對手瑞幸咖啡的中國風險投資公司愉悅資本。
富士康對 Robocore 的資金注入是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投資。正式名稱為鴻海精密工業的台灣電子巨頭據說正在與美國 AI 晶片巨頭 Nvidia 洽談,計劃在休斯頓的一家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生產 Nvidia AI 伺服器,路透社在六月引用未具名消息來源報導。富士康已與深圳的優必選機器人合作,在其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
Robocore 由受過工程師訓練的 Roy Lim 於 2018 年創立,最初是 Temi 輪式助理機器人在香港的獨家經銷商,並在去年收購了這家以色列公司。Robocore 在 33 個國家銷售機器人,包括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西班牙,應用於從醫療保健到教育、酒店、物業管理和展覽等行業。該公司還運營一個軟體平台,不僅可以監控自己的機器人,還可以監控其他公司的機器人,包括紅杉資本支持的浦渡機器人和軟銀支持的高仙機器人,這兩家公司都專注於清潔機器人。
「我們的機器人基於以色列軍事技術,因此其演算法在市場上是頂尖的,」Robocore 的 CEO Lim 在電話採訪中表示。「我們是唯一成功部署[多機器人]平台的公司...如今當公司購買機器人時,他們會發出涉及多個機器人品牌的數百萬美元招標,因此加入我們的平台使他們能夠贏得大型招標。」
Roy Lim,Robocore 創始人兼 CEO。
Robocore Technology
Lim 表示,Robocore 將利用這筆資金為美國的養老院製造 30,000 台機器人,同時擴展到日本的老人院和中國獨居老人的家庭。他說,醫療保健是 Robocore 最大的收入來源。該公司的許多客戶是老人院,主要部署機器人用於遠程醫療。這些配備了血壓感測器和溫度計等醫療設備的機器人,使患者能夠遠程諮詢醫生。
「在美國,從養老院到醫院的每次行程可能因為救護車費用而花費 1,200 美元,」Lim 說。「這筆錢實際上是由保險公司支付的。所以現在保險公司不必支付所有這些昂貴的交通費用,而是每次當我們通過我們的機器人促成醫生看診患者時向我們支付 30 美元。」他補充說,Robocore 去年僅從其在紐約養老院的 130 台機器人的遠程醫療服務中就產生了 180 萬美元的收入。
Lim 表示,Robocore 第二大收入來源來自教育,其次是展覽。他補充說,全球約有 1,300 所學校每月支付費用租用 Robocore 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配備了自主開發的 STEM 課程,供學生學習編程。同時,其機器人在展覽會上用於展示廣告、協助登記和安全巡邏。
「如今在全球銷售硬體,隨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各種不同機器人品牌,其利潤非常非常微薄,」Lim 說。「所以我們改變了商業策略,提供自己的服務,特別是在醫療保健、教育和展覽行業。」
Lim 表示,他計劃在三到五年內讓 Robocore 在納斯達克上市。為了在潛在的 IPO 前提高競爭力,Robocore 正在將 AI 嵌入機器人,使它們能夠「自我編程」——自主響應現實世界的情況,例如在檢測到有人搬運重物時提供幫助,Lim 說。他還在開發能夠爬樓梯並在草坪和鵝卵石地面等地形上導航的機器人。
雖然人形機器人現在被吹捧為機器人技術的下一個重大飛躍,但 Lim 表示他將繼續專注於輪式機器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更多發明。絕對不是人形機器人,因為我們想要幫助人們。我們不想做噱頭,」他說。
更多來自 FORBES
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zinnialee/2025/08/21/hong-kong-robot-startup-raises-10-million-from-foxconn-to-power-elderly-care-expa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