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Craig 即將推出的紀錄片《代碼即法律》探討了圍繞重大加密貨幣駭客事件的倫理複雜性。該影片聚焦於加密貨幣歷史上的兩個關鍵事件—2014年的 Mt. Gox 駭客事件和2016年的 DAO 駭客事件。它質疑這些事件中的攻擊者是否應被視為罪犯,還是僅僅是利用代碼邏輯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參與者。
紀錄片《代碼即法律》深入探討了加密貨幣世界中兩起最惡名昭彰的駭客事件。2014年發生的 Mt. Gox 駭客事件,至今仍是最大且最知名的加密貨幣盜竊案之一。該影片還涵蓋了2016年的 DAO 駭客事件,這是以太坊歷史上的關鍵時刻,攻擊者利用代碼中的漏洞竊取了1.6億美元。
這些駭客事件引發了關於數字貨幣本質及其治理規則的根本問題。代碼本身能否作為法律運作?如果代碼本身允許,攻擊者利用智能合約中的弱點是否合乎道德?這些是紀錄片所探討的核心問題,提供了來自攻擊者和受事件影響者的不同觀點。
「代碼即法律」這一短語廣泛與 Lawrence Lessig 聯繫在一起,這位法學學者認為互聯網的架構可以像傳統法律一樣規範行為。在他看來,代碼可以作為一套規則,塑造人們與技術互動的方式。
然而,該紀錄片批評了這一概念。它表明,雖然代碼可能主導數字空間,但它無法解決人類行為的全部範圍。代碼的嚴格邏輯無法輕易處理現實世界行為的不可預測性和複雜性。在影片中,當涉及到規範加密貨幣不可預測世界中的行為時,代碼作為法律的理念被顯示出有嚴重的局限性。
該影片還觸及了人類判斷在執法中的重要性。雖然代碼可以設定參數,但它無法取代人類的判斷力。在像 DAO 駭客事件這樣的情況下,當攻擊基於合約邏輯時,人類干預的必要性變得明顯。
靈活的規則和人類管理的法律可以更容易地適應不可預見的挑戰。該紀錄片表明,僅僅依靠代碼來規範行為會使系統變得脆弱。它強調,人類監督對於解決技術無法預測或有效管理的複雜問題至關重要。
《代碼即法律》的另一個核心主題是技術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正如影片所示,即使在像加密貨幣這樣的去中心化系統中,攻擊的受害者通常會向政府當局尋求幫助。代碼可以作為法律的想法受到現實的挑戰,即政府擁有暴力壟斷權,使他們能夠以代碼本身無法做到的方式執行法律。
當攻擊者利用漏洞時,如在 DAO 駭客事件或其他加密貨幣事件中所見,通常是法律系統介入提供救濟。該紀錄片表明,加密貨幣世界中缺乏現實世界的執法機制留下了代碼無法填補的空白。這突顯了使用代碼作為法律替代品的局限性,特別是當涉及嚴重違規和需要現實世界後果時。
《代碼即法律》引起人們對將代碼原則應用於法律領域的道德辯論和挑戰的關注。通過探索這些著名的加密貨幣駭客事件,該影片提出了關於數字監管界限和人類干預在維護正義中的角色的重要問題。
這篇文章《James Craig 的電影在《代碼即法律》中分析加密貨幣駭客事件的倫理》首次發表於 Coin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