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評估對含有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輸往中國的商品實施新的限制。
熟悉討論情況的消息來源,包括一名美國官員和三名了解此事的人士表示,擬議中的措施可能涵蓋廣泛的產品,從筆記型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到噴射引擎等複雜的航空航天組件。
此舉是對中國最近加強稀土元素出口管制的回應,這些材料對現代技術製造至關重要。這些潛在的限制將使華盛頓能夠在與北京正在進行的經濟和技術談判中獲得籌碼。
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強調所有選項都在考慮之中,並指出任何新的出口管制可能都會涉及與G7合作夥伴的協調。
雖然政府可能會宣布這些措施作為對中國的戰略壓力,但實施並不能保證。
潛在公告的時機似乎與本月晚些時候川普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的即將舉行的會晤有關。專家表示,這些措施可能既是談判工具,也是美國致力於保護國內技術利益的信號。
美國政策制定者可能會使用15 CFR 734.9中概述的外國直接產品(FDP)規則來執行新的限制,這些規則授予工業和安全局(BIS)對美國技術或軟體的直接產品的外國製造物品的管轄權。
"直接產品"包括通過工程、製造、組裝、檢查、測試或涉及美國原產技術的質量保證生產的物品。
BIS在2022年烏克蘭入侵後已將此框架應用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未在商業管制清單上特別列出(歸類為EAR99)但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物品受這些法規約束,可能涵蓋廣泛的中國製造商品。
向中國出口的非美國製造商需要追蹤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美國軟體。
最低限度門檻,如大多數目的地為25%,要求公司監控和報告其產品中嵌入的美國原產技術的比例。公司可能還需要提交一次性申報,詳細說明內容百分比和公平市場價值。
可能的限制可能會引發對出口合規軟體、供應鏈映射工具和自動化BIS報告解決方案的需求。提供追蹤軟體依賴關係、計算最低限度份額和確保監管合規性系統的供應商可能成為跨國公司在這個複雜環境中導航的重要合作夥伴。
雖然美國正在考慮這些措施,但更廣泛的經濟和外交影響仍不確定。限制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商品出口可能會影響美國和中國製造商,創造新的合規負擔並影響供應鏈策略。
觀察人士指出,此舉可能既是在貿易談判中展示實力的信號,也是關於實際執行的問題。
隨著華盛頓評估其下一步行動,企業和政策制定者都將密切關注,以確定如果實施這些管制,將如何重塑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技術和商品流動。
文章《美國考慮限制使用美國軟體的中國製造商品》首次發表於Coin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