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联邦银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在华盛顿的一次金融会议上表示,欧洲必须停止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表现得过于胆怯,并开始"以更具进攻性的方式"捍卫自身经济利益。
纳格尔说:"中国需要欧洲的程度远超欧洲需要中国。我们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我们有四亿五千万人口……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具进攻性的方式打出欧洲牌。"
这位同时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的经济学家明确表示,欧洲大陆不应依赖他人来保护其市场。他说:"对欧洲人来说最重要的市场是欧洲本身。"
特朗普今年对中国时断时续的关税已引发北京新一轮的报复措施,迫使中国出口商将商品转向欧洲等市场,这些商品在当地往往以低于本地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
经济学家警告称,这正在挤压欧洲制造商,而北京对稀土(对技术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材料)的限制进一步加深了不平衡。据路透社报道,在整个中国,欧洲公司继续与受到大量补贴的国内竞争对手作斗争。
本周早些时候,荷兰政府从中国所有者兼首席执行官张学正手中收回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该公司生产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设备的基础芯片。
2017年批准的收购交易被一项紧急法律撤销,理由是"保护荷兰和欧洲的关键技术知识以及生产和开发能力"。
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周六向议会表示,张学正不当地将知识产权和财务资源转移给了他控制的外国实体,尽管华盛顿已发出所有警告,美国已于12月将张的公司闻泰科技列入黑名单并实施严格的出口限制。
当美国官员通知海牙即将到来的规则变更将扩大这些限制以包括恩智浦半导体时,荷兰政府于9月30日接管了控制权。
北京谴责这一收回行为,中国欧盟商会称其为"现代经济掠夺行为"。在这一决定之后,中国禁止出口在其境内组装的某些恩智浦产品。
荣鼎集团的分析师将这一情况描述为华盛顿未明言的努力的一部分,即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从中国手中"夺回战略资产"。虽然海牙否认是在美国指示下行动,但法庭文件显示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美国压力。
这一事件也凸显了欧洲半导体供应链日益复杂的现状。即使在欧洲土地上生产,对中国在组装和原材料方面的依赖仍然存在。欧盟的芯片法案旨在到2030年生产全球20%的芯片,但已经面临困境,多个项目被推迟或放弃。
随着恩智浦案件的展开,中国引入了全面的稀土出口新限制,这与美国的技术禁令相呼应。此举威胁到对欧洲工业至关重要的供应链,特别是汽车和国防部门。部分限制已经推高了成本并延迟了生产。欧洲对电动汽车和风能的大量投资使其比美国更容易受到影响。
去年通过的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多样化供应链,但已陷入停滞。一项旨在支持关键矿物项目的10亿欧元德国基金被暂停,减少依赖的进展仍然缓慢。
来自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丽贝卡·阿切萨蒂和雅各布·冈特认为,欧洲必须"更果断地"行动,利用补贴和法规促进新的采矿和加工业务,并在必要时作为"最后买家"介入。
与此同时,北京的出口禁令已促使欧洲领导人重新思考他们的方法。欧盟委员会指责中国用低价工业产品充斥市场,并无视减少产能过剩的呼吁。
欧盟首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这几乎没有影响销售,只是促使北京以对欧洲白兰地、猪肉和乳制品进口征收关税作为报复。
为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撰文的贸易分析师诺亚·巴金将这一事件描述为证明"欧盟太慢、太胆怯,太过于遵守别人已经撕毁的规则手册"。
在7月访问北京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已达到"拐点"。
欧盟正在审查的一些计划包括:更严格的钢铁进口限制、强制性本地内容规则,以及对中国在整个欧洲的新投资实施技术共享要求。
但据报道,官员们承认,主要问题是欧盟各国首都是否准备好使用这些工具,还是继续等待,让其他人制定规则。这仍有待观察。
如果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您已经领先一步。请继续关注我们的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