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來,主流敘事已經很明確:尖端人工智慧是少數科技巨頭的專屬領域。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在龐大、耗能的數據中心中,基於雲端的模型透過海量數據進行訓練;這是一場只有最大玩家才能負擔得起的遊戲。
但一個重要的反敘事正在形成。一股強大的轉變正在進行,將計算能力從集中式雲端伺服器轉移到個別開發者、研究人員和新創公司的桌面。我們正在見證人工智慧的「大解綁」,單一、通用型模型開始讓位給專業化、高效且本地調整的解決方案生態系統。
這不僅僅是一個小趨勢;這是關於誰能夠建構人工智慧未來以及在哪裡建構的根本性變化。以下是這個新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三個跡象。
人工智慧的民主化始於獲取強大硬體的機會,而這種機會剛剛向前邁出了一大步。NVIDIA 最近推出了 DGX Spark,根據公告,這款裝置被 TIME 評為 2025 年最佳發明之一。它是一台真正的超級電腦,擁有「比智慧型手機還小的佔用空間」,但功能強大到足以微調高達 700 億參數的模型,且無需連接到雲端。這對過去十年定義人工智慧發展的雲端中心經濟模式提出了直接挑戰。
這一單一硬體設備從根本上改變了廣泛用戶的遊戲規則:
\
約 4,000 美元的潛在價格點強調了可及性的巨大轉變,清楚表明一個適度的投資可能是通往十億美元交易的第一步。這一發展體現了 NVIDIA 的 Jensen Huang 所闡述的願景。
DGX Spark 代表了一個轉折點,歷史上阻礙創新的高成本和有限訪問正在被拆除。這是硬體的民主化,將創造工具直接放入創造者手中。
強大的硬體只是等式的一半。要真正釋放其潛力,你需要同樣強大且易於訪問的軟體層。Tinker 是來自 Mira Murati 的 Thinking Machines Lab 的靈活 API,旨在成為本地硬體和尖端人工智慧研究之間的關鍵連結。
Tinker 的核心功能是通過管理巨大的「分佈式訓練複雜性」,使研究人員和開發者能夠微調從 Llama 系列到大型專家混合模型(如 Qwen-235B-A22B)的各種開放權重模型。該平台立即獲得了牽引力,普林斯頓、史丹佛、柏克萊和 Redwood Research 的團隊已經在使用它進行從數學定理證明器到人工智慧控制任務等各種項目。
Tinker 不是「神奇的黑盒子」;它是一個「乾淨的抽象」,創造了明確的勞動分工,讓建設者專注於使他們的工作獨特的部分,而不是基礎設施開銷。
這種方法得到了早期用戶的驗證。正如 Redwood Research 的 Tyler Griggs 所說:
這是產品市場契合度的完美例子。Tinker 解決了一個巨大的痛點,使優秀的研究人員能夠專注於他們的算法和數據,而平台則處理複雜且耗時的工程工作。
從 DGX Spark 到 Tinker 再到開源模型的爆發,整個趨勢指向一個明確的目標:建立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實用、專業化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雖然這些發展對創建有用產品來說是革命性的,但它們也突顯了人工智慧世界中日益增長且具有重要影響的脫節。
當產業界慶祝這些務實工具時,學術界和純研究社群中的許多人堅持認為,真正的通用人工智慧(AGI)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前景。我們今天看到的工具是關於改進、定制和部署;而不是從頭開始創建有感知能力的人類水平智慧。
這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下一個主要衝突奠定了基礎,這個衝突不太關於技術優勢,而更多關於市場認知。這將是一場「定義之戰」。一方面是商業實體及其風險資本支持者,他們可能會被誘惑重新定義「AGI」以適應其當前產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術界,他們堅持更嚴格、更科學的 AGI 基準。實際進展是不可否認的,但我們用來描述它的語言正成為產業靈魂的戰場。
單一、通用型人工智慧作為唯一選擇的時代即將結束。一個更有活力、去中心化且實用的生態系統正在崛起取而代之,由可訪問的硬體和智能軟體抽象推動。這個新格局使更廣泛的建設者能夠創建針對特定高價值任務調整的專業模型。
隨著這一切的發生,產業中的核心辯論正在轉變。問題不再只是誰能建立最大的模型,而是誰將贏得即將到來的「定義之戰」並塑造我們對人工智慧真正是什麼以及它的用途的理解。
人工智慧的未來正在桌面和實驗室中建構,關於如何稱呼它的辯論才剛剛開始。我已經買好了爆米花。
**播客:**Apple 和 Spotif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