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給予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公司"B-"信用評級,這一級別被視為垃圾級或投機級。
這家前身為MicroStrategy的公司獲得此評級是由於其大量持有Bitcoin、業務多元化有限以及美元流動性薄弱。標普表示,該公司的前景仍然穩定。
這一評級使Strategy成為第一家獲得主要評級機構正式信用評級的Bitcoin財庫公司。Strategy已從一家軟體公司重塑為Bitcoin控股公司,利用股權和債務發行所得購買並持有加密貨幣作為其財庫策略的一部分。
標普指出,Strategy對Bitcoin的集中持有既是其定義性優勢,也是其最大的弱點。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幾乎完全暴露於這種數字資產,使其對市場波動和潛在監管變化高度敏感。
評級機構還指出存在結構性不匹配,因為Strategy的債務和優先股義務以美元計價,而其大部分資產則以Bitcoin持有。
截至2025年6月,該公司持有價值約700億美元的Bitcoin,而可轉換債務總額約為80億美元,將從2028年開始到期。標普表示,Strategy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來管理其債務到期的能力是穩定前景背後的關鍵因素。
然而,分析師指出該公司的調整後資本狀況仍然"顯著為負"。由於標普在計算調整後資本時從權益中扣除Bitcoin資產,Strategy大量持有加密貨幣導致結構性資本基礎薄弱。
該公司在2025年中期的風險調整資本比率深度為負,這是由其持有資產的波動性和非收益性質所驅動的。
Strategy的核心軟體業務提供企業分析工具,僅略有盈利,對營運現金流的貢獻很小。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報告營運現金流為負3700萬美元,而其81億美元的稅前收益幾乎完全來自Bitcoin價格上漲。
標普還將網絡安全列為重大風險。Strategy通過多家機構託管人持有Bitcoin,但保險覆蓋僅佔其總持有量的一小部分。該機構表示,任何私鑰丟失或託管失敗都可能嚴重損害公司的流動性狀況。
儘管存在這些弱點,標普仍讚揚Strategy具有嚴格的債務管理和強大的資本市場獲取能力。該公司通過可轉換債務和股權發行持續為其義務再融資,避免了近期到期。其市值約為800億美元,反映了投資者通過傳統證券獲取Bitcoin敞口的需求。
標普表示,該公司的流動性狀況因每年超過6.4億美元的優先股股息而承壓,儘管這些支付相對於其Bitcoin總持有量而言很小。
公司可以推遲這些股息,但這樣做將帶來治理後果,包括授予優先股股東董事會代表權。
展望未來,標普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升級評級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Strategy改善其美元流動性並減少對可轉換債務的依賴,則可能發生升級。然而,如果公司失去市場准入或面臨Bitcoin價格嚴重下跌,則可能導致評級下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