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攝影:Barry Brecheisen
「我確實有這屋子裡最好的座位,」Beck 在拉維尼亞舞台上說道,轉身面對當晚的伴奏樂團。「你們聽起來太棒了。謝謝!他們聽起來不是很棒嗎?」在他管弦樂巡演的第六晚,Beck 向芝加哥地區的觀眾反問道,指的是世界頂級樂團之一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樂團是計時的。就像一個非常昂貴的停車計時器。所以,我不想說太多話!」
從90年代另類音樂場景中脫穎而出,Beck 發展出一系列令人愉悅且難以歸類的作品目錄,他依然保持著奇妙的異想天開,在14張錄音室專輯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新的聲音。
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Beck 在全球銷售了近2000萬張專輯,其中包括兩張白金專輯和六張金唱片。
Beck 的父親 David Campbell 是一位作曲家和指揮家,長期為數十部電影工作,並與 Carole King 和 Jackson Browne 等藝術家合作,最近還為滾石樂隊最新專輯 Hackney Diamonds 編排弦樂。
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攝影:Barry Brecheisen
Campbell 也為 Beck 的 Sea Change(2002)和 Morning Phase(2014)專輯製作了管弦樂編曲。這兩張 Beck 較為內省的錄音室作品,被視為相互呼應的作品,也是今年夏季管弦樂巡演的核心,該巡演上週在舊金山結束,構成了交響樂演出曲目的主要部分。
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一起開場,以稍微更喧鬧的方式結束演出,僅由他那熱力四射的三人樂隊伴奏,演唱了六首安可曲。
「Cycle」是一首39秒的管弦樂曲,作為 Morning Phase 專輯的開場曲目,沒有人聲。上個月在拉維尼亞,芝加哥交響樂團在指揮 Edwin Outwater 的帶領下,在一個酷熱的夜晚精彩地演奏了這首曲目,當時熱指數使芝加哥北岸湖濱的溫度超過了100度(華氏),隨後 Beck 手持吉他悠然地走上舞台。
「非常感謝大家在這個美麗但非常溫暖的夜晚,」Beck 在演出開始時說道。「我們今晚帶來了一些朋友,」他在演唱「The Golden Age」後說道。
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攝影:Barry Brecheisen
勞雷爾峽谷的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Everybody's Got to Learn Sometime」,這是2004年 Michael Gondry 執導的劇情片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王牌冤家》)原聲帶中的一首深度曲目。管風琴開啟了表演,大提琴很快穿透了 Beck 的人聲,歌手在舞台上搖擺,雙手插在口袋裡,儘管天氣炎熱,仍是酷勁十足。
Beck 彈著原聲吉他,參與了「Lonesome Tears」的演奏,小號和長號在電貝斯定下節奏時早早地光彩奪目。弦樂為這首歌帶來了一個狂熱而突然的結尾,充分展示了芝加哥交響樂團的全部力量。
「我本想說也許我們可以讓燈光更有情緒一點,因為我們要更深入地探索 Sea Change,」Beck 說道,為「Wave」做準備。
情緒化是正確的形容詞,弦樂早早地敲響了那個和弦。一種類似 Burt Bacharach 的節奏很快驅動了「Tropicalia」。Beck 讓觀眾跟著拍手,同時撥弦小提琴和薩克斯風響起。
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攝影:Barry Brecheisen
「我太厭倦孤獨了,」Beck 在「Blue Moon」開頭諷刺地唱道,周圍環繞著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巧妙地在後段演奏了長笛和鍵盤。
接著是「Lost Cause」,成為當晚的亮點,叮噹作響的原聲吉他在星空下閃爍,在這個神奇的夜晚,與這首歌曲宏大的管弦樂伴奏形成了完美的對比。
Beck 從左到右輕快地舞動,首次回顧了1996年的 Odelay,在「The New Pollution」整首歌中,他在頭頂上方拍手,喚起了音樂錄影帶的畫面。在第一段合唱中,銅管樂器響起,Beck 和樂團在 Sea Change 中一個更為憂鬱的時刻之後加快了節奏,在早期的器樂段落中營造出電影般的氛圍。
「這裡有大約80個人!」Beck 半開玩笑地說道,這個數字相當準確。「這非常昂貴。我明年要以 DJ 的身份回來!」這位藝術家微笑著說道。
Beck 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在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的拉維尼亞音樂節
攝影:Barry Brecheisen
延續電影般的氛圍,Beck 對前衛歌曲創作者 Scott Walker 進行了哲學性的探討,讓樂團在受巴洛克流行音樂影響的作品如「It's Raining Today」和「Montague Terrace (in Blue)」中盡情發揮。
「當我還是個孩子,你最喜歡的藝術家有了管弦樂團?那就像是終點。太浮誇了,」Beck 在舞台上開玩笑地說。「所以,謝謝你們容忍我的浮誇,」他冷淡地說道,為第一首 Walker 的翻唱做準備。
在「Paper Tiger」中,Beck 彈奏著電吉他,低音在下方咕嚕作響,打擊樂器營造出一種柔和的氛圍,Beck 在管弦樂的律動上演奏了一段後期獨奏。「我希望大家的頭髮沒有像我的一樣蓬鬆,」他在這個炎熱潮濕的風城之夜開玩笑地說。「我經歷過一些非常芝加哥式的夏季演出,」他回顧道。「我對1995年的 Lollapalooza 音樂節有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貝斯手兼吉他手 Jason Falkner 在「We Live Again」中參與了和聲,Beck 則在「Phase」中將舞台中心讓給了芝加哥交響樂團。
(從左到右)Joey Waronker、Jason Falkner、Roger Manning 和 Beck 在拉維尼亞音樂節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
攝影:Barry Brecheisen
以無伴奏開始這首歌,熟悉的「Where It's At」管風琴前奏很快從拉維尼亞舞台上響起。Beck 重新拿起電吉他,在 Outwater 面前旋轉如旋風,後來以快速的方式吐詞。Beck 向後傾斜並向右,吉他頸部向上,他盯著指揮,當晚的管弦樂伴奏以壯觀的方式結束。
「現在他們走了,我們可以放鬆了,」Beck 微笑著說,在延長版的「Debra」中向芝加哥郊區的 Schaumburg 和 Barrington 致敬。
Falkner 和長期合作的鼓手 Joey Waronker 在 Beck 的右側活躍起來,歌手向左奔跑,在「Devil's Haircut」後段的器樂部分跳舞,此前是一段灼熱的模糊早期吉他部分。Beck 在晚些時候撕裂琴弦前,右手緊握麥克風架,在一個輝煌的不和諧結尾中調整他的調音,這與剛剛離場的完整交響樂團的精確性形成了鮮明對比。
Beck 在拉維尼亞音樂節舞台上表演。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在伊利諾伊州高地公園
攝影:Barry Brecheisen
Beck 跳上現在空著的指揮台,猛烈地吹著口琴,開始了一場與全神貫注的觀眾之間的經典呼應互動。在「One Foot in the Grave」中,Beck 穿過空蕩蕩的樂團座位,彈奏豎琴,敲擊鐘和定音鼓,探索著這個空間,在這個最早將藍調電氣化的城市中提供了一場藍調狂歡。